人是為活著本身而活著的,而不是為了活著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著。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余華
花了兩天的時間把一本書讀兩遍,這在以前是沒有的事,這本書就是余華的小說《活著》。
這本書不僅在國內受到追捧,在國際上也多次獲獎,被譯成幾十種語言,在四十多個國家和地區出版,這些足以證明這部小說的成就。
這樣一部小說,讓人贊嘆的地方太多了,我讀《活著》,感受更多的是小說的寫作特色。
首先要說的是敘述視角的問題。
作者在自序里說:“最初的時候,我是用旁觀者的角度來寫福貴的一生,可是困難重重,我的寫作難以為繼;有一天,我突然從第一人稱的角度出發,讓福貴出來講述自己的生活,于是奇跡出現了,同樣的構思,用第三人稱的方式寫作時無法前進,用第一人稱的方式寫作后竟然沒有任何阻擋,我十分順利地寫完了《活著》。”
作者為什么突然從第三人稱轉化為第一人稱寫作?
因為《活著》里的福貴經歷了多于常人的苦難,如果從旁觀者的角度,福貴的一生除了苦難還是苦難,其他什么都沒有;可是當福貴從自己的角度出發,來講述自己的一生時,他苦難的經歷里立刻充滿了幸福和歡樂。
這是作者給出的答案。我們寫小說時,也常常糾結敘述視角的問題,不知道怎樣才能把故事更好地呈現出來。當我們對自己寫的故事不滿意或者寫不下去時,試試變換一下視角,也許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小說給我印象深刻的還有結構的安排。回憶和現實的多次轉換,使小說結構靈活多變,讀者也有一個喘息的機會。首尾呼應,銜接自然,整篇故事渾然一體,這樣巧妙的安排值得我們學習。
小說開頭:
我看到老人的脊背和牛背一樣黝黑,兩個進入垂暮的生命將那塊古板的田地耕得嘩嘩翻動,猶如水面上掀起的波浪。隨后,我聽到老人粗啞卻令人感動的嗓音,他唱起了舊日的歌謠——皇帝招我做女婿,路遠迢迢我不去。
小說結尾:
老人把犁扛到肩上,拉著牛的韁繩慢慢走去。兩個福貴的腳上都沾滿了泥,走去時都微微晃動著身體。老人和牛漸漸遠去,我聽到老人粗啞的令人感動的嗓音在遠處傳來,他的歌聲在空曠的傍晚像風一樣飄揚,老人唱道——少年去游蕩,中年想掘藏,老年做和尚。
小說開頭:
老人又吆喝起來:“二喜、有慶不要偷懶,家珍、鳳霞耕得好,苦根也行啊。”
小說結尾:
我聽到老人對牛說:“今天有慶、二喜耕了一畝,家珍、鳳霞耕了也有七八分田,苦根還小都耕了半畝。”
還有那些回憶和現實的轉換:
這位老人后來和我一起坐在了那棵茂盛的樹下,在那個充滿陽光的下午,他向我講述了自己。四十多年前……
福貴說到這里看著我嘿嘿笑了,這位四十年前的浪子,如今赤裸著胸膛坐在青草上……
福貴就不一樣了,他喜歡回想過去,喜歡講述自己,他的講述像鳥爪抓住樹枝那樣緊緊抓住我。
福貴的講述到這里中斷,我發現我們都坐在陽光下了。
那天我一直在樹蔭里坐著,我沒有離開是因為福貴的講述還沒有結束。
那天下午,我一直和這位老人待在一起。
后來,我們又一起坐在了樹蔭里,我請他繼續講述自己。
坐在我對面的這位老人,用這樣的語氣談論著十多年前死去的妻子,使我內心涌上一股難言的溫情,仿佛是一片青草在風中搖曳,我看到寧靜在遙遠處波動。
這些承上啟下的語言使小說回憶過去和描寫現在過度自然,銜接融洽。小說的結構更嚴謹,如行云流水,渾然天成。
我們更應該學習的是小說的語言特色。每個讀者在讀《活著》的時候,都會淚流滿面吧?這一切全靠作者的寫作功底。那些簡潔樸實的語言,那些充滿溫情的對話,那些幽默的語句,能讓讀者哭,也能讓讀者笑。
雖然小說寫的是苦難,但是講述者福貴一直是笑著講的,而且小說開頭和結尾,老人都是一邊趕牛犁地,一邊大聲地唱著歌謠。
樂觀的生活態度支撐著苦難的生活,當福貴輸光了所有的家產,他的娘還常對他說:“人只要活得高興,窮也不怕。”
家珍從父親家背著有慶回來,是笑盈盈地站在門口的,即使是累得喘不過氣來,她還總是笑盈盈的。許多這樣的句子貫穿在苦難的故事中,讓苦難也減輕了一些吧。
讀第一遍時,我止不住地哭,讀第二遍時,依然如此。鳳霞被送人那段,簡直不忍讀下去,那些細節描寫真的很到位。鳳霞不會說話,但是她那睜圓的眼睛說出了千言萬語。現在想來,還有想哭的感覺。
《活著》不僅能讓讀者哭,也能讓讀者忍不住笑起來。特別是小說前半部分,現在想想還忍不住想笑呢!
福貴念私塾時,年過花甲的私塾先生對福貴的爹說:“你家少爺長大了準能當個二流子。”
在國民黨的部隊里,由于沒有吃的,當別人都疊在一起搶大餅時,福貴和春生、老全他們就去扒那些人腳上的膠鞋,遇到不老實的腳,就隨手撿個鋼盔狠狠揍。當他們在坑道里用那些膠鞋生火煮米飯時,看著那些光著腳在冬天里一走一跳的人,居然還有心嘿嘿地笑個不停。
福貴買了一頭老牛,村民說:“福貴,我看它年紀比你爹還大。”
文中有許多這樣幽默的語言,讓人笑過之后,又有種想哭的感覺,這就是語言的魅力。
《活著》是一部百讀不厭的小說,也是我們學習寫作的活教材。如果你卡文了,你不會寫細節和對話了,場景之間不會轉換了,不知道這段描寫應不應該寫,寫到什么程度,你就去讀《活著》,相信你會有收獲的。
無戒365挑戰營第140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