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春季語文教學工作總結
仿佛,昨天才開學,今天已是期末!盤點一學期的歷程,幾多辛苦,幾多歡樂,一切都是成長!
這學期的晨讀課,我們依然是鈴響之前讀課內(語文書),鈴響之后讀課外(自購讀物)。與以前不一樣的是,這學期增加了一個“早安”儀式,再進入晨誦環節。我們用三個早上復習了一遍《日有所誦》,用一周讀完了《全閱讀》中兒歌童謠,用一月讀完了《花和蝴蝶》,剩下的時間就是細讀金波的散文詩《春風帶我去散步》了。這兩本書的文字美而有趣,值得再讀與仿寫。
午間閱讀,我們前面一個多月讀的是《全閱讀》中的故事部分,接著讀了《瘋狂學校》系列的6本故事書,最后一個月聽讀了《青蛙弗洛格的成長故事》系列繪本。《瘋狂學校》是童書翻譯大家任溶溶的幽默譯作,一系列的瘋狂故事詮釋著教育的真諦。我們通過先自讀、再聽讀、最后分享的共讀過程,對書中班主任的“笨”、校長的“瘋狂”、圖書管理員的“怪”、美術老師的“神經”、體育老師的“邪門”與音樂老師的“狂熱”有了一定程度的解讀與領會。更重要的是,我通過這6本書的閱讀,教孩子們學會了思維導圖的畫法,大多數孩子都能通過思維導圖梳理故事內容與人物特點,個別孩子畫得相當不錯。
晚上,我依然要求學生睡前讀書20分鐘左右,能讀書的孩子給家長讀,不能獨立閱讀的孩子家長陪著讀,父母沒在身邊的孩子盡量自己讀或輔導老師帶著讀。因為沒有真正地去具體了解過,也不能過多地去強求占用學生的私人時間,所以不能確定究竟有多少孩子真正做到了每晚閱讀,但能肯定的是,有那么一些孩子已經可以保持經常閱讀了。
這個假期讀什么呢?在一番搜索比較之后,最終確定了鄭淵潔的十年未出版的經典童話(含《皮皮魯和金魚王子》《一只想當貓的狗》《會說話的門》《真假舒克》4冊),與集創作、賞讀、詩教于一身的兒童詩精選集《誰偷了小熊的夢——聰善兒童詩選》。這次購書由我推薦,佳鑫媽媽和思涵媽媽都說可以為班級服務,考慮到佳鑫媽媽家務事多點,就由思涵媽媽來操辦了。在消息發出的當晚,就有近30個家長報了名交了錢,第二天晚上除2個同學外,人人都訂了新書。這是兩年來買書速度最快的一次,家長們太給力了!雖然那本兒童詩集有時缺貨,有時又冒出來幾本,有時價格上漲,最后思涵媽媽終于5次下單全買齊了,而且將剩下的40.2元買了4本《笑貓日記》班級共享。這次真的是太感謝她了,一個一個收錢,一筆一筆算賬,一回一回關注,一次一次下單,最后還要公布賬務,前后忙了一兩周。
“字兒寫得非常漂亮,帳兒算得清楚明白,事兒做得完美無缺!”薪宇爸爸的評價是恰如其分的。
每一次購書,都心懷欣慰與感動,為有這樣支持的熱心的家長們!
這學期的語文教學,我依然進行得快。朗讀,重在自主閱讀的訓練。雖然本冊課文只有生字才有注音,但孩子們讀得都還不錯,只是那兩三個慢孩子顯得有些困難。生字書寫訓練,我不再是每字都講,而是擇重而范,然后每個單元進行集中聽寫,最后復習也只是重點對易錯字進行訓練。后半期,我鼓勵學生運用思維導圖對課文內容進行梳理,同時對他們進行了朗讀測試與書寫測試,我想讓他們知道朗讀與書寫是語文學習的重要基本功,甚至比最后的那張期末試卷還重要。
日記,是這學期寫話訓練的重點。前兩個月,時間相當充裕,每天孩子們回家除了讀讀書,就是寫日記,不久第一個小“作文本”就快寫完了,我就從文具店里買回了40多本軟抄日記本,本來決定只是獎勵給寫得好的同學,又覺得有點于心不忍,干脆給每個孩子都發了一本,又一個月左右吧,本子又快完了,孩子們自己又換了一次。等兩天,我將讓孩子們把這三本日記裝在自己的檔案袋里,以作紀念。不管厚還是薄,臟還是凈,好還是差,都是他們生命的留痕。
因為學校要出集子,向全校老師和學生征稿。我以此為契機,要求家長們把孩子平時較好的日記或寫話片段打成文本發給我,期末也給班上出一本集子。也許有的是因為忙,有的是因為無法完成這項任務,上交的只有一半左右。其中何雨、欣怡、承姚、凌薇等幾個孩子交了兩篇,更有心的是薪宇媽媽,把孩子這兩年來的大部分寫話練習都打成了文稿發給我。我抽空給整理出了童謠、故事和童話三本集子,童話是在原文上進行了小修改,故事是前面原文、后面修改,讓孩子在比較中學習;童謠,則沒有修改,但右邊留下了2/3的空白,讓孩子日后自己修改。相信她會越來越棒的。
這次期末考試,孩子們都考出了自己的能力與水平。沒想到這套試卷檢測的知識比較活,也有些難,特別是其中幾個四字詞語孩子們從未見過,盡管絞盡腦汁結果還是不符合標準答案,但依然有個別孩子憑著課外閱讀的印象蒙對了。說到底,考語文就是考閱讀、考積累、考悟性,僅僅一本語文書、幾套試卷是不可能讓學生的語文素養得到提高的。所以,閱讀這條路我們要堅持不懈地走下去。當然,也不僅僅是為了考試。
對于這個暑假,我布置的語文作業是:1、晨讀詩集《誰偷了小熊的夢》,不少于50首;2、午讀《皮皮魯總動員成長悅讀系列》4本,至少都要讀一遍(個別人可以慢點,能讀多少就讀多少,但一定要讀);3、創編兒歌至少3首,創編童話故事至少3篇,寫生活日記至少4篇。當然多則不限。學習有困難的個別同學,可以寫生活日記,但不得少于20篇。4、快開學的時候,寫一寫我們本冊的生字,讀一讀識字表和詞語表。
不管最后有多少人在真的這么讀,這么寫,但任務我必須要下的,要求我必須要提的,哪怕只有幾個人、一個人在堅持,都是了不起的。再者,這個暑假正是培養學生獨立學習能力的時候,也是檢驗他們學習耐心、拉開他們學習差距的時候,更是檢驗他們成為馨美閱讀教室學生的時候。只有多讀書、會寫作的孩子,才能不斷地向前奔跑。所以,不管現實情況如何,理想希望是要有的,自我要求是不能降低的,該唱的調還是要唱。
五月份,一直沉浸在“閱讀教室”的申請工作里,寫文章,列計劃,逛淘寶,詢問行情,跑舊貨市場,空余時間想的和做的都是“閱讀教室”,比較理想的“閱讀教室”。在申請提交后的幾天里,既希望通過,又害怕通過,這畢竟是全新的壓力。當飛艷老師通過微信和電話與我交流“如何讓閱讀教室的價值更大化”時,我預感到的申請可能會泡湯,心中也就慢慢釋然了——沒有基金,我一樣可以做閱讀教室,不過是,能最多少就做多少,沒有壓力更好些。沒想到最后,我的申請還是被通過了。在看到消息的那一刻,除了激動,就是壓力,特別大的壓力。但,必須向前,沒有退路!不管能做到什么程度,都必須得做,沒有壓力,哪來奇跡,盡力而為吧!
在等待基金的這些日子,我想到了將閱讀教室價值更大化的方向——建立“馨美閱讀”社群,包括“馨美閱讀媽媽(爸爸)”、“馨美閱讀教師”、“馨美閱讀學生(娃娃)”、“馨美閱讀奶奶”、“馨美閱讀家人”......以后,我將持續不斷地充實與更新閱讀書庫,把身邊的人帶動起來。這兩天,我終于找人設計了兩款閱讀卡片,希望一舉多得。高興的是,當我把“馨美閱讀媽媽”的卡片交給幾位年輕媽媽的時候,她們都欣然接受,第二天就完成了任務。今天早上,我又網購了4套經典繪本,想趕在放假前將新書送到她們手中。
這個暑假注定了很忙的了,雖然南京訪學被取消,但還有一次成都學習,一次區內教材培訓,一次區內競教,兩年的班級閱讀資料整理,更多的是閱讀教室打造,當然還有幾本書等著我讀,一本繼續教育簿等著我寫,新房也面臨著裝修......呵呵,加油吧,自己!但,別忘了照顧身體。還是那句話:相信所有的努力,所有的堅持,都會變成看得見的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