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為一個從小幾乎沒有什么愛好,僅僅是熱愛讀童話書的女生,童話或者是故事書帶給我的樂趣是很多的。在把我能找到的童話書都看完了之后,那時身為小學生的我開始自己動手寫童話。可惜隨著升學壓力的到來,以及手頭的書籍資源再次擴大后,我的創(chuàng)作熱情終究沒有持續(xù)下去。直到大學畢業(yè),從事了一份完全不需要文藝熱情的工作,在一天天瑣碎的日常中身心日漸勞累,每天下班回家只想躺在沙發(fā)上安靜休息。只是突然那么一天夜里思考人生,覺得不能再這樣下去了,我的生活需要有一個突破口。
?????? 仔細想想我從小到大喜歡什么,對什么尚還抱有熱情,那便是小說啊!小說畢竟帶給了我那么多的樂趣,那一次次被優(yōu)秀小說的情節(jié)和沖突設(shè)計所帶來的悸動和震顫,那一次次對小說主人公面對命運的不公和挫折所帶來的悲痛的感同身受。那樣的一次次,終究在我心里烙了印,于是在那些一人獨處的時刻,“我也想寫這樣的小說啊,我也想創(chuàng)造一個這樣有魅力的人物啊”,這樣的想法就不自覺般跳了出來。
?????? 小說與故事不同,小說的著力點和重點是小說人物。仔細想想我喜歡的和我印象深刻的小說的確都能讓我對某個人物念念不忘。我仍然記得白先勇先生《游園驚夢》中對年輕軍官外貌的描寫是怎樣的勾了我的魂,由此發(fā)現(xiàn)白先生筆下的男色果真有別具一格的魅力。我也仍然記得,在閱讀《白夜行》的過程中,是因為桐原亮司有一顆聰明的腦袋和強大的執(zhí)行能力,偏偏行事又偏執(zhí)瘋狂的這種我看上去有些沖突的人物特點,讓我在閱讀的過程中將注意力一直放在他的身上。
?????? 寫到這里覺得很好玩兒的是,曾經(jīng)我覺得小說主要人物都應(yīng)該是偉光正的,特別是主人公要永遠積極向上,要永遠善良如初。這樣才能塑造正面形象,傳遞正能量。可能這也說明那時的我,閱讀量少了,于是見識淺薄想法單一。直到閱讀到優(yōu)秀作品,才發(fā)現(xiàn)“壞人”一樣可以具備吸引讀者的魅力,這種魅力來自于作者小說結(jié)構(gòu)和人物設(shè)計的高明之處,也來自于作者思想的深刻復雜。人本就是復雜的生物,正如久世一老師課中所講,我們窮盡一生都有可能不能明白的了解自己,何況又是了解他人?小說中對人物復雜人性形成的鋪墊或者回溯挖掘,其實也是在指導現(xiàn)實中的我要具備開放的姿態(tài)去觀察和了解人性。
?????? “任何一個人與別人、群體、社會乃至世界之間的矛盾,歸根結(jié)底都是他自身內(nèi)部的矛盾,他不是與別人相處不好,他是與自己相處不好”。矛盾,就是揭露你的人物真相!這是我第一次聽說人物真相這個概念,你能想象它帶給我的沖擊嗎?面對矛盾時,小說人物是沒有選擇和回避的余地的,他們唯一的選擇就是必須選擇。必須選擇,必須直面自己的人物真相。可現(xiàn)實世界里的我們,只要不想面對,總能想到回避的法子,你是否又有如你筆下的人物那般,直面慘淡人生的勇氣!本是沖著學習小說技巧而來,沒想到竟得到了額外的啟發(fā)。
聯(lián)想到我自己的生活,這一兩年過的真的不太開心,焦慮和郁悶情緒時常交替而來。究其原因,無非就是在一系列生活和工作的變動中,我的人物真相逐漸的暴露出來,而我卻并不能接受我的某部分人物真相罷了,確實是我還沒有做好準備與我自己好好相處。所幸已經(jīng)開始有意識的內(nèi)審自我,并一次次的暗示自己悅納自己。
?????? 對我而言閱讀小說,學習寫作小說,的的確確給我開了另一扇窗戶,從另一個隱蔽只屬于我的角度觀察人生,觀察人性,啟發(fā)自我,再完善自我。同時那些無處安放的情緒和對世事的思索,也等待著有個合適的空間去釋放和書寫。我始終對白先勇先生的這段話深有感觸,“我寫作,是因為我愿把內(nèi)心深處無聲的痛苦,用文字表達出來”。最后感謝久世一老師讓我更了解小說,更了解寫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