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進出口貨物申報管理規定》-逐票報關
《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進出口貨物集中申報管理規定》-集中報關
《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進出口貨物報關單填制規范》
“屬地申報,口岸驗放”? -? 2006年
“屬地申報,屬地放行”? -2013年以后
《海關全面深化改革總體方案》 -2014年
全國一體化通關:“兩中心三制度”,即建設風險防控中心,稅收征管中心,實施“一次申報,分布處置”,改革稅收征管方式,優化協同監管
報關增值服務:代理報檢,代理國際貨運,國內貨運,關務咨詢,預歸類服務,代辦原產地預確認。
關務咨詢:通關運作咨詢,通關管理咨詢
通關運作咨詢:通關政策解讀與運用,供應鏈信息溝通,確認的方法,貨物通關數據備案,報關操作的辦法等。
通關管理咨詢:關務管理組織,關務作業流程,關務作業標準,關務運作核算,關務信息管理,關務作業團隊等
預歸類服務:進出口商品預歸類服務單位(中國報關協會評估從事進出口貨物預歸類服務單位)對擬進出口貨物預先進行商品歸類,并出具 “進出口貨物預歸類服務意見書” ,將“預歸類意見書”電子數據上傳至海關H2010通關管理系統。
《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報關單位注冊登記管理規定》
世界海關組織?WCO
《全球貿易安全和便利標準框架》
AEO -“Authorized Economic Operator”- “經認證的經營者”:可以包括生產商,進口商,出口商,報關行,承運商,理貨人,中間商,口岸和機場,貨站經營者,綜合經營者,倉儲業經營者,和分銷商
中國2005年簽署實施《標準框架》
2010年公布《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分類管理辦法》基本建立了我國海關的企業信用管理制度。
2014年《社會信用體系建設規劃綱要(2014-2020)》后,2014海關總署發布《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企業信用管理暫行辦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企業信用管理暫行辦法實施相關事項》
海關的法律法規:包括法律,行政法規,行政規章,及我國參加簽訂的國際條約或者雙邊協議、國際公約四個層次
從法律上說包括基本法,及《海關法》和專門適用于海關執法的行政法規,如《進出口關稅條例》、《知識產權海關保護條例》、《海關統計條例》、《海關稽查條例》、《海關事務擔保條例》、《海關行政處罰實施條例》
海關監管制度
進出境貨物監管制度
進出境運輸工具監管制度
進出境旅客行李物品監管制度
進出境郵遞物品監管制度
海關監管場所
海關監管貨物
一般進出口貨物
保稅貨物(保稅加工貨物和保稅物流貨物)
暫時進出境貨物:指為特定目的的進境或者出鏡,按規定的期限原狀復出鏡或進境的貨物,主要包括在展會、交易會展示或使用的貨物貨樣,文化、體育交流活動使用的表演、比賽用品,進行新聞報道使用的儀器、設備及用品等。
特定減免稅貨物:特定地區,特定企業和特定用途的進出口貨物
過境、轉運和通運貨物
尚未辦結海關手續的進出境貨物還包括溢卸貨物,誤卸貨物,退運貨物,租賃貨物,進出境修理貨物,無代價抵償貨物
一般貨物進出口流程
申報單證----查驗貨物-----征收稅費----簽章放行---(結關)--提貨發運
保稅進出口貨物的分類
保稅加工貨物:保稅加工屬于產業鏈過程,一般以在境內加工增值為目的,主要包括進料加工貨物和來料加工貨物
保稅物流貨物:保稅物流屬于供應鏈過程,一般以在境內儲存和流轉為目的,主要包括在海關保稅監管場所和在海關特殊監管區域儲存、流轉的保稅貨物
《關于對外貿易代理制的暫行規定》,2008年廢止
2004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外貿易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進出口貨物報關單填制規范》
《中國海關出口報關實用手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