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兩天,被小學同學拉進一個小學同學微信群,距離現在至少12年之久了,我已經順利大學畢業工作了,相對群上大部分的人來說,我們是高學歷了,畢竟她們幾乎全都是已婚生子,孩子上小學幼兒園比比皆是。
在群上,我能說我是尷尬的,我單身,沒有話題,甚至多數工作在底層,休息時間顛倒,一口一個孩子家庭的,從一開始的寒暄到最后的沉默,用了兩天的時間,我就把群信息屏蔽了。當然,我也不會把自己的時間浪費在討好的這個話題上,環境已經開始不一樣,自然也無法感同身受。朝九晚五的生活,我會有時間去健身,去閱讀,甚至去計劃一些未來的事情,我暫時沒有牽絆。
有幾個小學同學,私底加了我,話題最多就是你變漂亮了,想起小學的時候,我不受歡迎的。潛意識的恭維,說明這幾年的自己還是有改變。從小能寫得了一手好字,老師的板書從一年級到六年級都是我在寫,讀到大學,她們都沒有過多的意外。
我慶幸我的父母給我提供了讀書的環境,不曾想小鄉村走出來的大學生,太少了。如果我父母有點反對,我現在也已經跟她們差不多,找一個差不多的人結婚,生活,做些底層的工作,沒有閑暇的時間,沒有過多期望對未來,孩子寄養在老家,夫妻外出在大城市,一年到頭來,日復一日。沒有機會給自己妝扮,這樣的生活,對于我來說是恐懼的,在廣東偏遠的小城市,貌似這樣的生活早已經自動生成一個模板了,連我一畢業就被父母逼婚,到最后他落荒而逃,我看淡了,也就隨意了。
這些距離在群上是很明顯的,跟大學群上比起來,我完全沒有了所謂的優越感 。我沒有高官的父母,沒有一畢業就回去安排好的工作,甚至沒有一個親戚可以隨便提拔的,但是我選擇了留在大城市,一無所有的地方,我努力的為自己的一切在勤奮著,有時想想,小城市的人在家里,也是花那么點,父母給一個首付,可以買一個車代步上班,可以買一個房子在市區,按部就班有的生活,結婚生子我怎么開始有那么點向往。可是我很明白我回不去了,這就是常態,適應不了小城市的平淡,踩踏著大城市的殘酷,去找到一個自己能生活的環境。
這些距離,我丈量起來用了12年的時間,去成長,再用了3年去接觸了一個大社會。
那句話,我奮斗了十二年不是為了跟你一起喝咖啡的,是的,我努力的那么多年 ,也不是為了要退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