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不需要正確答案,只是想看看誰敢反對他們。”? ? ? ――《西游日記》
? ? ? ? 最近《悟空傳》很火,這部電影不僅深受追捧,還成功的讓我記住了一個名字――今何在,是《悟空傳》的作者。也正是因為這部劇,我結(jié)識了另一部好的書《西游日記》。 書字?jǐn)?shù)不是太多,我用了四小時左右就讀完了,但接下來的兩天時間,我又把它讀了兩遍。每一次讀都會讓我哭、心揪,像是感同身受一般。
? ? ? ? ? ? 心疼唐三藏,因為他是唯一的不與眾神佛‘同流合污’的人;是僅有的用堅定的意志去尋找那個最后會絕望的真理的人。說他憤世,因他有看到神佛的虛假,真理的掩埋;說他嫉俗,緣他有了解這凡間這俗人的劣根與可笑。
? ? ? ? ? ? 心疼孫悟空,因為戴上金箍的他再也不是那個敢愛敢恨、天不怕地不怕去的齊天大圣了,只是一個沒有情緒的失憶的可憐人,只剩下平靜到虛無的心還有一絲追尋的愿望。所以他親手打死了白骨,卻視如珍寶般埋葬;沒有救牛魔王卻在生命的最后嘗了記憶里所有的心痛。
? ? ? ? ? ? 心疼豬八戒,因為他對愛情的執(zhí)著與守護,卻最終抵不過那世俗。“世界這么大,我們注定無處可逃。”最后的愛情結(jié)局,卻是可笑地由一個冷冰的金箍來畫上了句點。
? ? ? ? ? ? 心疼沙僧,因為他的麻木和不肯覺醒。有人要倒霉了,他興奮、袖手旁觀;他忍受不了沒有簾子可卷的生活,像是這不死不滅的生命就是為了卷簾子而活;天庭的無常與不可理喻,他永遠都認識不到,他能想到的只是贖罪,之后重返天庭。呵,多可憐又可笑呢!
? ? ? ? ? ? ? 書中有很多現(xiàn)實意義大多通過人物所表現(xiàn)出來。一個情節(jié)真的猶如忽起的警鐘,讓我心驚、反思、清醒。永遠露著慈悲微笑的觀音菩薩為了馴服紅孩兒,不惜將他打到半死、痛苦不堪,只為了最后一句“我聽話了”。對呀,這世上這身邊又有多少像紅孩兒一樣被逼得低下了頭、低喃說:我聽話了。
? ? ? ? ? 書中帶給我的感動來自于小說角色的離經(jīng)叛道,只為了找尋最初的自己。就像書中所寫:為了不失去,我們失去了所有。那些血,那些犧牲,那一片廢墟和荒涼,全來自我們的熱愛與理想,我們都回不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