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認為在國外街頭最受歡迎的車,是法拉利和保時捷這種豪車,那真的就錯了。
Google Maps(以下簡稱谷歌地圖)街景車以謎之受歡迎程度,被廣大群眾選為熱愛車榜首。谷歌街景車是專門的人員和設備,拍照當?shù)?(主要是城市) 的景觀,并對所得照片進行一定的處理,最后將其嵌入到谷歌地圖的服務。
也就是說,當你在谷歌街景車工作時間內正好撞見它,極有可能被攝入到街景畫面,并可以把自己的臉在三個月內牢牢定格在當?shù)氐攸c相應畫面里。
為了「掩人耳目」,谷歌街景車一般選擇清晨和周末傍晚出街工作取景。然而偶爾還會被全世界的朝陽群眾發(fā)現(xiàn),冷淡點的只是揮揮手,熱情點的則是這樣和這樣。甚至還有新婚夫婦跟著谷歌街景地圖車狂奔。
谷歌街景圖車:寶寶心里苦,但寶寶什么也不說。
谷歌街景圖車,從屬谷歌地圖服務一部分。而你肯定覺得,地圖導航軟件如此無聊枯燥的產品,怎么能朋克呢。但自 2005 年推出,谷歌地圖而至今已經(jīng)擁有十一年歷史,至今仍是當之無愧電子地圖的先鋒。到了目前進行的無人車駕駛,很大程度都是依靠谷歌地圖前期積累的技術。
雖然在國內,谷歌地圖因為各種「你懂得」「既然你懂我就不解釋了」的原因半死不活,但假若你有機會出國,會發(fā)現(xiàn)谷歌地圖和谷歌翻譯并列為旅游中神器。無論是自駕、公交甚至步行和騎行,谷歌地圖都能準確引領你到達地點(雖然,有的時候步行和騎行路線的確在無意識的繞路)。
如果你還難以想象谷歌地圖帶來的方便,就想象下在高德地圖或百度地圖出世前,身為新司機是怎么痛苦地在四環(huán)積水潭繞了八萬圈都開車出不了最后依舊錯誤地直奔北五環(huán)的大農村吧!
谷歌地圖在剛創(chuàng)立之初,被眾人認為這是谷歌公司又一項「無聊的創(chuàng)新項目」。甚至谷歌創(chuàng)始人為之投資,也是非常不情愿。
谷歌地圖的誕生地:
根據(jù)如今記錄,谷歌地圖由 2005 年由谷歌官方推出,但實際上,它的歷史還要更早一年。2004 年,澳大利亞的軟件工程師 Noel Gordon 在位于悉尼的一家名為 Where 2 的科技初創(chuàng)公司,率先開始了對電子地圖的設想。
當時,谷歌公司聯(lián)合創(chuàng)始人拉里 · 佩奇正要收購該家科技公司的原型映射技術。Gordon 那時隨手把自己這個設想寫在了一塊黑板上。這黑板在他自己家里放了一塊,公司放了一塊。而谷歌和 Where 2 談判的三周時間,拉里 · 佩奇本人,谷歌的人、谷歌的競爭對手、其余買家,風險投資公司的 Banker,無數(shù)人從那塊貌不驚人的黑板前走過來走過去。如果谷歌這項收購沒有達成,誰也不知道我們今天會發(fā)生什么。
當時的黑板
Where 2 當時提供一種叫 Expedition 地圖,不過它們還是當時流行的老一套:必須下載軟件,并安裝之后使用。拉里 · 佩奇和谷歌方面卻表示,「我們更喜歡那些能聯(lián)網(wǎng)使用的東西」。而 Lars Rasmussen,也就是公司的另一位創(chuàng)始人不得不在谷歌對自己失去興趣前,設立了兩個小組專門研究這個方向。
最終,Where 2 的成品讓谷歌公司滿意了。2004 年 8 月,谷歌收購了 Where 2 公司,而這也是谷歌有史以來第二次的收購。
值得一說,這家 Where 2 公司有四名聯(lián)合創(chuàng)始人,在被收購前幾乎要破產。他們在谷歌收購自己后,分別隸屬為谷歌員工。硅谷不羨慕地稱之為 Noogler,這是谷歌公司上市前兩年加入谷歌的幸運兒。四位創(chuàng)始人在此之前的工作分別為加油站和服裝廠打工。而一名叫做 Jens Rasmussen 的丹麥創(chuàng)始人每次回家都不得不睡在母親家的沙發(fā)上。但如今,他們都是億萬富翁。
谷歌為什么要做地圖?
每一名西方人都有大航海情節(jié),這簡直就像每一名中國人都有皇帝夢。
冒險、統(tǒng)治和征服疆土,都從屬人類的本能。地圖的發(fā)展從限量、普及、推廣,如今這十年已經(jīng)來越來變得個性化。這不僅僅是說地圖本身有什么重大變化。即使現(xiàn)在,我們依舊可以輕松讀懂 1990 年的地圖,甚至能讀懂二三百年前的地圖。
老實說,谷歌也并不是第一家進軍網(wǎng)絡地圖行業(yè)的公司。在谷歌正式做地圖前,它的實驗室曾推出過 Search byLocation 這一項目,簡單來說就是地點定位服務。如今美國版的大眾點評網(wǎng) QUIP 的 CEO Bret Taylor 曾經(jīng)負責此項目。
「當時完全拉不到用戶。」他這么說。
但谷歌顯然沒有放棄,它收購了 Where 2,Keyhole 和 Zipdash 三家地圖以及地圖技術公司。在這三筆交易中,Keyhole 公司當時專注企業(yè)級衛(wèi)星地圖軟件,它的收購規(guī)模最大,也最為人知。當時 Keyhole 公司之所以放棄其他條件優(yōu)厚的大型風險投資公司的注資,甚至放棄了當時網(wǎng)絡巨頭雅虎的青睞而選擇谷歌,僅僅因為谷歌的一句話。
Keyhole 前 CEO JohnHanke 回憶,谷歌方面明確告訴自己,谷歌想開發(fā)的是一款免費的,對世界上所有人開放,滿足人們的各種目的的衛(wèi)星地圖。
時間倒退 2004 年,美國正在準備往巴格達作戰(zhàn)駐軍,當時高清衛(wèi)星圖像屬于聯(lián)邦政府專享。企業(yè)動輒要花費數(shù)千美元才能得到高清衛(wèi)星圖像,普通人更是無緣在自己手機或電腦觀看屬于自己的高清衛(wèi)星圖像。谷歌承諾的這項免費服務,可以說意義非凡。
谷歌地圖的發(fā)展和突破:
谷歌地圖在發(fā)展最初,就對自己有很明顯的規(guī)劃路線。那就是私人化、便捷化、實時化。有趣的是,這和如今大熱的 Uber 公司的發(fā)展路線有驚人的相似之處:Uber 當初就是,拿起手機就可以打車。而谷歌地圖的宗旨是,只要拿起手機或上網(wǎng),你就知道自己從哪兒來,自己會往哪兒去。
兩家公司,在十年前和十年后都解決了困擾我們的兩大宇宙難題 XD。
谷歌地圖于 2005 年 2 月 8 號問世,僅僅兩個月之后,就極富創(chuàng)造性地支持手機地圖。整個世界變成了 PC 顯示器甚至手機屏幕大小,你想去什么地方,只需要在搜索框鍵入地名,或者只需要標注起點和終點。幾秒鐘的加載后,谷歌地圖就會智能規(guī)劃路線。
但再智能的地圖,也會簡單粗暴地鬧出過不少笑話。在早期的谷歌地圖中,如果你查詢從紐約去巴黎的路程,谷歌地圖會溫柔地推薦你只需要駕車橫跨整個美國來到西雅圖,然后脫光衣服開著車橫渡太平洋,先非法偷渡到日本,再轉到中國,接著你要突破各種鬼怪蛇神繼續(xù)跋山涉水橫穿亞歐大陸,最后抵達巴黎,而且全程才只需要 519 個小時。
當然,現(xiàn)在的谷歌地圖已經(jīng)沒有那么傻那么天真了,不允許規(guī)劃跨國路線
谷歌地球在谷歌地圖發(fā)布三個月后,隨后也正式發(fā)布,用戶可以憑借手機軟件瀏覽高清晰度的衛(wèi)星圖片。到 2006 年底,距離谷歌地圖推出不到 2 年,它已經(jīng)成為全球最大的地圖服務提供商。
這也要歸功于谷歌公司之前收購的 Keyhole 公司技術人員的努力。當時為了加快谷歌地圖的運行速度,谷歌地圖的團隊在圣誕節(jié)期間重修了所有代碼。而谷歌也信守了自己共享承諾,早早推出了地圖開發(fā)者工具,允許外部開發(fā)者可以充分利用此項服務。
但在隨后兩年,谷歌地圖又進入摸索期間,一邊尋找新的業(yè)務和服務增長點,一邊和其他科技公司合作。而在此期間有項大事,那就是谷歌與蘋果在地圖業(yè)務上形成戰(zhàn)略性合作。
在 2007 年發(fā)布 iPhone 前,蘋果和谷歌前 Zipdash 團隊在極其嚴格的保密措施下,共同合作完成了 iPhone 地圖。所謂冤家不聚頭,谷歌在軟磨硬泡下,終于被 iPhone 預裝為默認地圖應用,但兩家公司在合作期間摩擦連連。到了 2012 年,蘋果直接用自家地圖撤掉谷歌,谷歌對此也只能……
2007 年,除了死纏著蘋果公司,谷歌依舊展現(xiàn)了長遠的目光和對前景判斷非凡的能力。在 2007 年,發(fā)生了兩筆價值數(shù)十億美元的交易。世界兩大地圖公司 TeleAtlas 和 Navteq 先后被 TomTom 和諾基亞收購,而谷歌身為不務正業(yè)的地圖公司,深深也覺得自己自己必須要做出點什么。
于是谷歌在經(jīng)過深思熟慮,推廣「地面實況」服務。組建了一個全職員工的團隊負責搜集地圖數(shù)據(jù)。開發(fā)了一套專門的工具和服務來整合數(shù)據(jù),還請來印度的強大運營。而另一方面,谷歌從斯坦福大學招募了一支研究 3D 掃描技術的團隊,收購了斯坦福教授 SebastianThrun 名為 VuTool 的創(chuàng)業(yè)公司。而后者的技術,是將攝像頭固定在車頂拍攝照片。
人人喜聞樂道的谷歌街景車,以很囧很酷炫的方式誕生了。
2007 年 5 月,谷歌地圖正式推出街景服務,支持 360 度全景圖像。而不夸張的說,谷歌街景為谷歌惹來的麻煩,簡直比現(xiàn)在的無人駕駛車多得更多。
谷歌無人駕駛車:這個鍋我不背!
在當時,谷歌因為迫切需要工程師操縱街景取景車,去抓取周圍住戶的 WiFi 數(shù)據(jù),并將其傳送回谷歌的服務器。街景小車也總是在街道上晃悠。
2007 年,人們還比較樸實,依舊覺得谷歌是一家充滿了神經(jīng)病的科技公司。當面對谷歌取景攝像頭,紛紛覺得日常生活受到侵犯,甚至也因為在衛(wèi)星圖像上看到自己的住所而感到惱火。
雖然原則上,谷歌街景取景車拍攝的照片用來創(chuàng)建和輔助驗證谷歌地圖的基礎數(shù)據(jù)。但它確實侵犯了居民的住所隱私,于是在全球各地都遭到了巨量的起訴和處罰。而谷歌在支付大量罰款后,開始對街景圖片中的車牌號和人臉進行模糊處理。
雖然現(xiàn)在乾坤倒轉,人人開始追著谷歌取景車跑……
到了 2010 年 9 月,谷歌街景服務已遍及七大洲,200 多個國家或地區(qū)。而借助先進的程序識別,谷歌地圖現(xiàn)在可以十分精確地識別建筑物的圖片,以及路牌和交通信號。
2014 年,谷歌斥資 5 億美元收購 Skybox 公司,甚至還獲得了兩顆自有衛(wèi)星。如今,谷歌地圖用戶已經(jīng)超過 10 億,成為谷歌僅次于搜索引擎的第二大資產。地圖部門已經(jīng)成為谷歌的主要產品部門,「地面實況」項目仍在推進和尋找并購。
谷歌地圖的未來:
其實,我們可以先看一項數(shù)據(jù)那么國產地圖導航和谷歌地圖的差距在:以手機 iOS 版本舉例,
谷歌地圖 iOS 版本不到 20MB
百度地圖 102MB
騰訊地圖 80 多 M
高德地圖 130MB
谷歌地圖沒有地圖包,而國產地圖不算地圖包,在占用內存不同基礎上,他們的功能基本一樣。實時導航時,谷歌地圖產生的流量非常小,遠遠超過國內地圖軟件??梢哉f谷歌地圖在地圖渲染、手勢操作和前端界面等功能上一直是世界范圍內的行業(yè)標桿,而國內的衛(wèi)星圖、街景、三維地圖、室內地圖都是跟在后面瘋狂追趕。
谷歌用它的實例表明,科技公司往地圖方面進軍,不僅僅需要對世界很多很多很多的愛,也需要很多很多很多的錢。
地圖行業(yè)是十足十靠積累和投入的,技術能力和產品設計循環(huán)上升,才能讓產品更美一點。谷歌占盡了先發(fā)優(yōu)勢,積累足夠多的經(jīng)驗,技術團隊能力和投入的資源,確實在世界領先。
那么下一步,它要往哪里去?除了繼續(xù)供養(yǎng)那個只會吃軟飯的無人駕駛車項目?谷歌首席技術推廣官兼谷歌地球創(chuàng)始人 Michael Jones,接受了大西洋報的專訪時表示,他希望把谷歌地圖作為一個「維基百科」式的產品。
「我個人作為一名工程師,可能不太能理解政治邊界。比如,在政治地圖上,存在著該叫「波斯灣」還是叫「阿拉伯海灣」的爭議。而在領土的邊界線問題上,我們在得到相關國家認可的地區(qū),用黃色作為國境邊界線。如果尚存爭議的地區(qū),就用紅色作為邊界線。但有些時候,有些國家和人民會對這些紅色標記的敏感邊界線感到憤怒。然而諷刺的是,我發(fā)現(xiàn)很多國家的人民只是對國境邊界「這條線」寸土必爭,但他們并不真正去關心真正的地理?!?/p>
「谷歌地圖現(xiàn)在所作的工作,就像創(chuàng)作一本朗文字典。當人們從文學角度來看字典,可能只會說:「好吧,你編纂出了一本字典,但有什么用呢?」實際上,字典確實只是工具,你可以依靠這本字典做許多事情,比如寫一本推理小說、寫一本喜劇,或者是一本冒險小說。谷歌地圖想把自己變成字典,我們想讓人們利用這本字典里的知識,創(chuàng)造更多個性化的事物?!?/p>
「我的父親已經(jīng)八十多歲了,當他想知道自己的兒子在從事什么工作的時候,我給他展示了谷歌海底街景(主要來自澳大利亞、夏威夷以及菲律賓海域的珊瑚礁以及生活在其中各種各樣的海洋生物)。我們在電腦上,「潛入」海底遨游,無數(shù)海龜和海魚緩緩游過我們身邊。當我們在一個大的暗礁上「停靠」片刻,那神秘美麗的海底世界全部呈現(xiàn)在了我們面前,數(shù)以千計的海洋生物都在這里安靜繁殖、生活和死亡。我父親沉默許久后說:「兒子,這可真令人難以置信。」而隨后,我告訴他,團隊雖然選擇了最美的地方進行實景拍攝,但那些魚類只是電腦合成。如今,全世界近岸島嶼附近的大部分珊瑚都已經(jīng)滅亡,真實世界的海洋珊瑚就像是廢棄的建筑工地一樣死寂。由于海洋酸化,那里已經(jīng)不在任何魚類。我父親聽到這里時潸然淚下,他反復問我:「兒子,你說這個世界究竟出了什么問題?」
「我們的目標,實際上谷歌地圖及相關地理服務的最終目標,是人們在世界上任何一個地點都不再感到迷茫。這種迷茫不僅僅是對自己的地理坐標,還是更廣義范圍。我們希望人們增加對世界的了解,并激發(fā)起人們自發(fā)采取保護地球的想法和行動?!?/p>
在國內,我最喜歡用高德導航,它的頁面寫「導航專業(yè),數(shù)據(jù)準確」。而也是志玲姐姐的聲音陪我靜靜度過每一個難熬的等待和焦躁堵車時刻。在以前,我總會很煩躁地想,為什么我要了解交通?為什么我要了解這個城市?為什么我要了解那些無聊的地理知識而我可能因為忙于工作都暫時去不了的那些地方?這也是國內導航軟件不會回答我的問題。
但谷歌地圖可以回答了我,它說:不要著急,要先去了解。因為只有了解,才會熱愛。只有熱愛,才會改進。
而如今,谷歌地圖已經(jīng)進入自己的第十一個生日,以人類的歲數(shù),它還是個永遠充滿好奇的少年。世界很小也很大,也是科技把我們拉近了距離。希望大家和谷歌地圖團隊一起,在未知的領域用科學和知識一起探索,感謝每一個參與谷歌地圖研發(fā)人員,以及國內依舊不懈努力的地圖和導航技術團隊。
謝謝你們的工作,讓我們了解這個城市,這個世界。
本文素材引用為wikipedia,Medium,Re/code,Google
附錄:谷歌地圖發(fā)展史:
2005 年 2 月 8 日,Google 地圖正式發(fā)布。
2005 年 4 月,Google 地圖在美國范圍內支持手機。
2005 年 5 月,Google 地球正式發(fā)布,用戶可以通過這個軟件免費瀏覽全球各地的高清晰度衛(wèi)星圖片。
2007 年 5 月,Google 推出街景服務,支持 360 度全景圖像。可以通過谷歌地圖看到朝鮮核反應堆(40°5 42.20 N128°20 26.91 E)。
2008 年 6 月,Google Map Maker 正式發(fā)布,讓用戶在 Google 地圖和 Google 地球中使用 Google Map Maker 進行地理數(shù)據(jù)編輯。
2009 年 10 月,Google 地圖新功能:Turn-by-Turn 用語音引擎導航發(fā)布。
2010 年 9 月,街景服務已遍及七大洲。
2011 年 9 月,Google 收購餐廳點評服務 Zagat,并整合到 Google 地圖中
2012 年 6 月,個人街景采集器 Trekker 背包發(fā)布
2012 年 12 月,Google 地圖 APP 版本被蘋果無情撤下,三個月后重新以獨立 App 登錄 iOS 平臺。
2013 年 6 月,Google 收購社交導航公司 Waze。
2014 年 8 月,Google 收購衛(wèi)星公司 Skybox Imaging。Skybox Imaging 成立于 2009,主要研發(fā)高分辨率成像衛(wèi)星,同時提供衛(wèi)星數(shù)據(jù)查看平臺。目前在太空布置的超過 20 顆的小型衛(wèi)星。
2015 年 10 月和 11 月,Google 地圖允許顯示自駕加油站商場,并允許離線導航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