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網(wǎng)上有很多充滿暴力的兒童動畫片,隨便查了一下,真是顛覆三觀的動畫片啊!
作為一個70后,小時候家里連電視都沒有,更不要說看什么動畫片了,上小學的時候,我們樓一樓葛叔叔家買了一臺電視機,記得看的第一個動畫片是“鐵臂阿童木”,每天晚上6點左右,全樓的小朋友都會準時的到葛叔叔家去看“鐵臂阿童木”。后來由于小孩太多,葛叔叔每次都把電視機放在窗臺上,一堆小朋友就站在窗戶外面看了,雖然現(xiàn)在已經(jīng)記不住什么情節(jié)了,但覺得那時真是幸福啊!覺得要是像鐵臂阿童木一樣會飛就好了。
有孩子以后,為了給孩子一個積極向上的正確影響,我又開始看動畫片了,每次在孩子看以前,我都會看一遍,覺得內容不好的基本上就嚴禁讓孩子看了,其中就包括了喜洋洋和熊出沒。基本上覺得創(chuàng)作者心態(tài)一點都不健康,沒有任何積極向上的影響。不是打打殺殺,就是互相坑蒙拐騙。慢慢的給孩子找了一些國外的動畫片,突然覺得真是非常的不錯,故事情節(jié)并不復雜,卻給人很多啟示,比如小羊肖恩、了不起的狐貍爸爸、佩佩豬、工程師巴布都非常的精彩。
每天陪孩子看動畫片,感覺都是一種享受。感覺自己又回到童年。可是看看國內的動畫片,不是斬妖除魔就是打打殺殺,不是坑蒙拐騙就是強取豪奪。喜洋洋里居然有一集是灰太狼要拆遷喜羊羊的家,真是佩服導演的想象力了。這些年我們的文學創(chuàng)作越來越模式化,希望有更多的人喜歡文學創(chuàng)作,寫出好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