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先把“全球化”的第一步說完
第一次去西班牙,站在巴塞羅那海邊的哥倫布廣場,看到哥倫布的雕塑同學“劍”指大海,心生無比敬畏“這就是第一個探索海洋并發(fā)現(xiàn)“美洲”新大陸的人”,回來仔細翻書,其實不然,第一個發(fā)現(xiàn)美洲新大陸的人是哥倫布,但并不是第一個探索海洋的人…不過為什么會有這種刻板印象…是的是的…我上學學的歷史是被狗吃了…因為航海家的名字我只記得哥倫布和環(huán)球航行的麥哲倫…(難道因為他們都是從西班牙出發(fā)?而且都是當年被葡萄牙忽視的航海家,要不要這么有緣分…)
歐洲大陸上最開始進行海洋探索的國家是葡萄牙,原因有二----
其一:國家小又窮,物產(chǎn)非常有限,鄰國是當年很霸道的板鴨國,陸地全無突圍可能,只好將目光投向兇險莫測的海洋(還有很有趣一點,葡萄牙在拉丁語里的意思是:溫暖的港口);
其二:葡萄牙當時有一位頭腦清醒又頗具遠見卓識,同時還將“航海”視為志趣的亨利王子(恩里克王子) ,當時亨利王子的遠航目標其實是,找到傳說中東方的基督教“普萊斯特·約翰”的國家,從而與之夾擊北非的穆斯林。
簡單來講,歐洲人出海最初的目的不外乎:基督教、香料、黃金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亨利王子從1415年開始,開始著手準備奔赴大海的征程,在撒格里什創(chuàng)建了可能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所航海學校,并參與船只建造。從這開始到,亨利王子率領來自不同國度不同信仰的“航海家團隊”開展了對于非洲海域和陸地的探索。
直到亨利王子1460去世,葡萄牙人承其衣缽,繼續(xù)更大力的發(fā)展航海事業(yè),其后更大的突破發(fā)生在1487-1488年,迪亞士帶領船隊穿越了非洲最南端的“好望角”,終于從大西洋駛進了印度洋。繞過非洲南端進入印度洋的航行,是航海史上最大的突破,它意味著通往印度的航路已經(jīng)打通。
嗯,今天的腦細胞用的差不多了,能回憶起來的東西都在這里了,改天寫“葡萄牙碰壁并選擇反方向走走的哥倫布”?
復述的過程好困難,印象深刻的只有幾個重要的點,人類探索海洋的起初階段異常艱險,中間很多同樣做出貢獻的航海家我都記不住名字和時間,不過我覺得記得大致了解恩里克王子和葡萄牙的航海史,等到真正有機會踏上葡萄牙的海港的時候,其實已經(jīng)算是去過第二次了。
至此,對于旅行看世界這件事,心里又有了點想法:按照史書走可能會更有感覺,時間軸路線和航海路線有章可循,,先在書里走一遍,再去看真實的世界,那會是什么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