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來,我以為同學之間的情感是一壺醇香的老酒,越久越香甜。我們懷念同學,因為一起度過的那些純真歲月--臉上寫著天真,心里蕩著真誠。因為歷經社會的險惡,人與人之間阿諛奉承,勾心斗角,難得有真朋友,越發懷念起以前的老同學。
然而,歲月滄桑,社會在變,人也在變。
(一)
這些年,因為嫁得遠,回家次數少。一到節假日,特別是春運人潮洶涌,孩子太小不忍他折騰,回家的次數少。遇上出差回家,也就匆匆地住一、二夜。親戚們也少見,更別說同學了。
“天下無不散之筵席”,再好的同學,不論多么舍不得,都有各自的路要走。再深的感情,都只能放在心里。有些關心不能穿越千里來到你身邊,無法兌現的噓寒問暖就像“多喝熱水”一樣讓人哭笑不得又心酸又哀怨。當我意識到遠隔千山萬水無法傳遞一個擁抱的時候,便學會了沉默不語。
前年春節,老公體諒我的思鄉之情,替我買了機票回老家和父母團圓。叫我別操心孩子,有他,讓我回家寬心住吧。自然和父母重敘天倫之樂,親戚家一家家地去拜訪,我被濃濃的親情感化著。
母親和我說起我高中同學,誰誰當了公務員,誰誰在廣東,誰誰做生意了。
“還記得你同班同學雯雯嗎?你倆高中很要好吧。她中專畢業后,分配到國企。廠子效益不好,下崗再創業,現在自己做生意呢。嫁給你班的同學,結婚早,有個女兒,孩子都快大學畢業了。”
“前幾年,你班同學聚會時,你沒回。她還問過你呢。”
“那我去看看她吧”
"去吧,早去早回!“
我問到了她的電話,滿懷喜悅地撥了她的電話。
我當時是那么急迫地想見到她,并沒有很仔細去分辨她說話的語氣。只是聽她說,現在不得空,要不,你來我店里吧(她和老公經營著一家賓館)。我問了她店里的地址,打車興沖沖地趕了過去。
我下車后,他們兩口子都在,很平淡地跟我打了個招呼,用那種很犀利的眼光從上到下地打量起我來。我知道,我的穿著,他們沒相上。
我真想告訴他們,姐上身穿的是年前的11月末到北京出差,遇上氣溫突降,在北京燕莎買的。手提的包包是老公去德國學習,給我帶回國的,不像別的品牌那么有名。我看到TA們那種眼神,心里別扭起來,我沒吭聲。
他們倆審視完后,兩人很默契地會心一笑。那位男同學很禮貌地說,“你坐一下噢,我上樓去查查房間”,然后再沒下樓。雯雯有禮貌地遞給我一杯水,說:“你坐一會哦,現在有許多人來賓館打麻將,他上去招呼著,我在這看前臺。”然后聽她打電話,翻賬本,有一搭沒一搭地和我聊一兩句。興趣寥寥,我也坐不住了,起身告辭。
“相見不如不見” 往昔的純真歲月,一去不復返了。
(二)
我總是一廂情愿地認為,人生相遇不易,是什么樣的緣分,在萬千人之中,偏偏我們幾十個人,聚集在同一個班!同窗之情是那么地難能可貴,必須要珍惜!
現在社交網絡這么發達,微信產生后,讓原來很多年沒見面的人,在網絡空間相遇。很多人抓住機遇,早早地做了微商。我倒不反對微商,溝通更順暢,貨比三家,讓買賣變得更便利。
微信一方面拉近了彼此間的距離,也可能會暴露個人的隱私。比如你的職業、愛好、家庭狀況,你住什么樣的房,到什么地方旅游,也會被某些人關注。所以,我很少主動去加好友,除了老同學、老朋友、有共同愛好的人。
我有個大學同班同學,大學時特傲氣,原來都不太理會別人的。沒想到上次同學見面后,她反倒很熱心,對人關懷備至。她會是個好閨蜜,經常微我“親愛的,好!什么時候過我這兒來玩?歡迎到我這兒來看看!”時常問候,殷切關懷,讓我很感動,心想有時間還是要和老同學多聚聚。
偏偏這個我以為也很看重同窗情的同學,接觸接近我,最終目的,竟然是向我推銷她的產品。
我度假回國,還有幾天時間,心想去會會她也好,告訴她我到的時間和地點。噓寒問暖,請吃放,然后說去她那坐坐吧。我說,好的。到了她的店里,看到已有好幾位美女坐在那里聊天。我一進去,有美女就夸我好有氣質,這么有氣質,應該讓自己變得更美。用我們的產品,效果如何如何的好。另外的幾位也開始現身說法。
我打斷她們,說自己有特定的牌子,不用別的品牌。我對自己的外在沒那么看重,又是一番說道。。。我看我那同學一副心思墩定的樣子,就知道了,我今天若不掏錢,不知幾時能走呢。刷卡轉賬不到半分鐘,我拿著可能用不上幾次的產品,飛快地逃離了。
同學之間,變成一種利害關系,友誼的小船說翻就翻。
(三)
進化了這么多年,很多人骨子里還保留著一套叢林法則。他們總會留一個心眼和身邊的人比較,同水平出發,一旦別人超過自己,就會有危機感,會不舒服,難受。
這就是人性的弱點,最好我們收入相當,能力水平不出其右。你弱,我們都可幫你,真是有難處時,未有幾個人會幫忙的。你強可以,但不能強過我,你若是強過他,那必定會走到他的對立面了。
我那些留在老家發展的初高中同學,四十幾歲,一副看淡世事,享受當下的狀態。上班也閑聊,混日子,周末聚會打麻將,時不時地來個郊區景區游,過起了瀟灑的人生。
用業余時間學習的,充電寫作畫畫,倒被認為是另類了。他們有的是公務員,有的是生意人,有的當教師,人生富足,也很知足。到周末或節假日,聚堆就是搓麻。水平高的,一天贏個幾百元,就是愜意生活。
從小時候起,我家里就沒有愛玩麻將的,所以,我自然是不玩的。和這些同學在一起,聽男同學說如何掙錢,如何投資(他們的投資就是股票),女同學說買了什么牌子的化妝品,衣服什么的。能聊的,除了回憶以前的純真歲月,真的就沒有太多可聊的。聚餐之后,必定是麻將,TA們看我還像年輕時的書生氣質,不玩,除了工作就是看書,就像看到外星人一樣。我呢,也沒法融入他們的世界,彼此之間感覺都不合拍吧。
從TA們現在的光景,讓我看到未來二、三十年以后的生活。年輕時那些夢想和追求,都像風一樣遠去了。
三觀一般而言是指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簡單說,就是你的眼界有多寬,你本人有多少社會價值,你的人生是在一口井里,還是在奔赴遠方的路上。
三觀不同的人,是連朋友都沒得做的!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