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多進程的好處
1,增加內存占用,避免OOM問題;
2,分散內存占用,降低App被回收的概率;
(Android系統分配每個進程的內存是有限制的,占用內存越大的進程,通常被系統殺死的可能性越大。讓一個組件運行在單獨的進程中,可以減少主進程所占用的內存,避免OOM問題,降低被系統殺死的概率)
3,子進程崩潰,主進程可以繼續工作;
4,主進程退出了,子進程仍可工作,比如子進程是推送服務。
5,可以一定程度實現進程保活
2. 進程分類
Android 有私有進程和公有進程兩類
2.1 私有進程
android:process=":remote",以冒號開頭,冒號后面的字符串隨意指定。如果我們的包名為“com.demo.multiprocess”,則實際的進程名
為“com.demo.multiprocess:remote”。這種設置形式表示該進程為當前應用的私有進程,其他應用的組件不可以和它跑在同一個進程中。
2.2 公有進程
進程名稱不以“:”開頭的進程都可以叫全局進程,如android:process="com.secondProcess",以小寫字母開頭,表示運行在一個以這個名字命名的全局進程中,其他應用通過設置相同的ShareUID可以和它跑在同一個進程。
2.3 ShareUserId
1,ShareUserId,在Android中,每個app都有一個唯一的linux user ID,這樣應用程序的文件(data目錄)只對該用戶可見,如果要對其他的應用程序可見,就要使用SharedUserId,也就是讓兩個apk使用相同的userID,這樣文件就可以共享。
2,為了節省資源,具有相同user id的apk也可以運行在相同的進程(注意,并不是一定要在一個進程里面運行),共享一個虛擬機。ShareUserId的作用,數據共享、調用其他程序資源。
3,sharedUserId 和進程之間的關系:
sharedUserId相同,process屬性不同:運行在不同進程
sharedUserId相同,process屬性相同:運行在相同進程
3. 多進程帶來的問題
Android 為每個進程分配一個獨立的虛擬機,不同的虛擬機在內存分配的地址不同,導致在不同的虛擬機中訪問同一個類時會產生多份副本,這兩個類互不干擾,修改一個不會影響另一個。導致問題如下:
3.1 Application多次創建
創建新進程會分配一個獨立的虛擬機,啟動進程的過程實際上就是一個應用啟動的過程,自然會使得Application多次創建。
Application 的 onCreate 方法一般用來初始化操作,為了新開進程初始化時間短及正確性,可根據進程名判斷,只進行有必要的初始化
3.2 靜態成員的失效
進程的內存空是隔離的,一個內存空間里值的修改并不會影響到另外一個內存空間
3.3 文件共享問題
兩個進程在同時刻訪問同一個文件,可能導致數據庫損壞、數據錯亂等。
解決辦法:1,子進程調用主進程進行文件操作;2,不同進程使用不通文件存儲(如log等,mmkv等)
4. 進程分類
1,前臺進程:可與用戶直接交互或與前臺綁定的Service所在的進程;
2,可見進程:用戶可見但是不可點擊;
3,服務進程:后臺執行的 Service 所在的進程;
4,后臺進程:進程中的組件退到后臺的進程;
5,空進程:理解為一種緩存意義上的進程,系統隨時可以選擇回收空進程。
其優先級為前臺進程 > 可見進程 > 服務進程 > 后臺進程 > 空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