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拉肚子的癥狀
嬰兒腹瀉主要發生在2歲以下的寶寶。新生兒每天的大便次數通常為一天排便2—5次,有的嬰兒會一天排便7—8次,相對人工喂養而言,母乳喂養的嬰兒排便次數較多。隨著嬰兒月齡的增長,大便次數會逐漸減少,2—3個月后大便次數會減少到每天1—2次。爸媽需要首先了解寶寶正常的排便習慣,才能在第一時間判斷他是不是拉肚子了。
爸媽通常除了留意大便的次數外,還要注意觀察便便的形態,如果便便的次數比平時多,質地比平時稀薄,甚至出現水樣便,像是從屁股里噴射出來一樣。這些可能就是嬰兒腹瀉的癥狀,通常還會伴有不愛吃飯、肚子脹痛等腸胃不適癥狀了。
寶寶拉肚子主要癥狀有:
1、輕度拉肚子:每天大便5—6次,甚至多至10余次,大便呈蛋花樣或水樣,黃或黃綠色,有白色小塊,可有低熱,溢奶的情況,精神飲食尚好或略減,體重不增或略降,無脫水。
2、中度拉肚子:每天大便10次,稀水便、氣味酸且臭,可能中度發燒。
3、重度拉肚子:每天大便10次以上,水樣便,黃色,嘔......
寶寶拉肚子吃什么藥
寶寶的腸胃系統比較脆弱,寶寶拉肚子吃什么藥?孩子拉肚子應先去醫院化驗一下糞便,然后對癥治療。腹瀉一定要注意是否有脫水的癥狀,有一定要補液。
止瀉類:
保兒安顆粒:保兒安顆粒,健脾消滯,利濕止瀉,清熱除煩,驅蟲治積。用于食滯及蟲積所致的厭食消瘦,胸腹脹悶,泄瀉腹痛,夜睡不寧,磨牙咬指。
小兒腹瀉寧合劑:補腎安神,健脾和胃,生津止瀉。用于脾胃氣虛所致的泄瀉,腹脹腹痛。
止瀉輔助藥物:
枯草桿菌腸球菌二聯活菌多維顆粒劑(媽咪愛):適用于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營養不良,腸道菌群紊亂引起的腹瀉,便秘,腹脹,腸道內異常發酵,腸炎,使用抗生素引起的腸粘膜損傷等癥。
蒙脫石散劑(思密達):成人及兒童急、慢性腹瀉,用于食道、胃、十二指腸疾病引起的相關疼痛癥狀的輔助治療,但該品不作解痙劑使用。
腸胃調理、健脾類:
小兒腸胃康顆粒:清熱平肝,調理脾胃。用于小兒營養紊亂所引起的食欲不振,面色無華,精神煩憂,夜寢哭啼,腹瀉腹脹。
小兒香橘丸:健脾和胃,消食止瀉。用于小兒飲食不節引起的嘔吐便瀉,脾胃不和,身燒腹脹,面黃肌瘦,不思飲食。
嬰兒腹瀉的預防
1、按時添加輔食,但不能同時添加幾種輔食。
2、鼓勵母乳喂養,尤以生后4~6個月和第一個夏季
3、注意飲食衛生和水源、餐具的清潔,并作到飯前便后要洗手。
4、食欲不振或在發熱初期,減少奶和其它食物入量,改為口服補液鹽配成飲料。
5、夏季避免繼奶、過食或食用富于脂肪的食物,同時少穿衣服、注意居室通風。
6、及時治療營養不良佝僂病或腸道外感染。
7、防止感染性腹瀉的病菌傳染:
(1)嚴重消毒病房,隔離患者
消毒方法:過氧乙酸煙熏、用新消毒表面消毒再、紫外線照射。
(2)注射相關疫苗
8、加強宣傳小兒腹瀉的預防措施。
9、飲食療法
輕癥減少奶量,代以米湯、糖鹽水等;重癥應禁食8~24小時,并靜脈補液。
10、液體療法
(1)口服法 適用于輕度脫水或嘔吐不重者。補液量按每公斤體重100毫升/日計算,分數次服用。
(2)靜脈補液法 用于中度、重度脫水。
11、控制感染
針對病因,選用抗菌藥物。
12、對癥治療
腹瀉可口服1次碳酸鉍或輕酸蛋白。助消化可口服胃蛋白酶合劑,或多酶片。依病情對癥處理。
如果覺得小六寫的還可以就小小的關注我一下吧!謝謝大家!
關注第六通道,官方微信公眾號“第六通道平臺”,“第六通道”,關愛寶媽和孩子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