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混沌大學有幸聽到香港科技大學李澤湘教授的科技創業孵化方法課程。李教授成功指導了像大疆、逸動等多家高科技創業公司步入正軌快速發展,他說:“以前我招學生,都是找最好學校、成績最好的,最后發現錯了,工程意識比成績更重要。”
他提出了創業成功的核心思維模型——工程意識。大概意思就是根據長期培養出來的工程意識做決策,通過數學、物理等科學方法,將復雜問題簡單化,通過找出問題的核心關鍵點來解決問題。工程意識是非常重要且值得培養的,也是能把學術研究和商業實踐進行有機結合的核心能力。
那怎么實踐工程意識?誰在利用工程意識快速成長?
我想到了小米手機,和小米的一系列生態產品,我認為是非常適合來回答這個問題的。就拿米家IH壓力電飯煲來說,說小米手機的太多了。
小米的產品大多數是后發性的,市面上同類產品已經有很多了,市場也瓜分的差不多了,這個時候小米才出來做,IH壓力電飯煲就是。它出來之前市場上已有幾千種類型的電飯煲,包括機械煲 普通煲 IH電飯煲及IH壓力煲,但IH壓力煲是市場品種最少,同樣也是技術要求最高,煲飯效果最好的,沒有誰做出來了,做出來了價格也非常高,幾乎沒有正面對手,所以小米準備拿下這個市場,做一款性能又好價格又低的IH壓力電飯煲。
1、先看別人怎么做,小米再下手
米家IH電飯煲的負責人是純米科技CEO楊華,在小米找到他之前,他已經推出過一款智能電飯煲,可謂已窺大道。為了請到壓力IH電飯煲發明人日本內藤毅先生,楊華帶領團隊將市面上所有的高端電飯煲買來研究,二次趕赴日本與內藤毅談話,終于打動其加入小米,顯然已經成功一半。
2、小米知道用工程意思更好的服務產品
市面上大多數智能電飯煲 壓力電飯煲功效大同小異,連顯示屏也是按鍵多功能相似,關鍵是定價都高得離譜,當然也可見技術要求高。在劉德看來那樣太復雜,對工業設計頗有成就的他精簡了電飯煲的結構和展示,現在的外觀設計非常符合當下人簡約的需求,操作方便不困擾,非常令人喜愛。楊華帶領純米科技團隊,從制作工藝到科技技術 ,從上蓋到內膽,精細打磨反復追求最優解,從普通家庭適用,到高原海拔照樣功效不減,實現了環繞加熱 加壓升溫 不粘鍋還節省電力。用內藤毅先生的話說,我就想做更好的電飯煲,再賣到日本去。
3、堅持第一性原理: 對產品的極致追求
楊華和內藤毅都是電飯煲行業里的佼佼者,但仍然可以一拍即合共同來打磨這個品類,應了一句: 不是市場不夠大,而是你的產品還不夠好。從外觀設計,到內部精益技術創新,從反復研究競爭對手,到足以匹敵日本電飯煲,從普通需求到適應更多區域和海拔用戶,從成本控制上遠低于同類產品,這其中飽含的就是他們對產品的極致追求,沒有這顆心的堅持哪會有產品的誕生。
綜上來說,如果能夠持續迭代滿足需求的變化,這將是一款成功而偉大的產品,同樣實現了讓米更加噴香更加釋放營養的價值。這也折射出正是這種工程意識,讓小米更加取得了成功。
再來談談學習感受,談談對我個人工作或業務上的幫助和啟發,分享以下幾點。
1、找到屬于自己每個業務方向上的第一性原理,堅持去練習去實踐
做研發的要講究是否更好的解決了用戶的痛點,做設計的要講究你的作品能否和用戶共鳴,創業的要講究你要堅持的不能忘的核心三點是什么,做產品做運營的你要講究的是如何打造產品的極致體驗形成競爭壁壘。每個人都要有這樣的第一性原理思維。
2、遇到問題要用工程思維辯證性的批判性的去解決,尋找解決問題的最優解
沒有論證解決不了的問題。當發現問題,總有很多的解決辦法,要通過不斷的討論不斷的挖掘不要的論證甚至不斷的實踐去解決,尋找問題的最優解。這種思維往往最容易成長,最容易形成方法論。
3、遇到不會的,敢于向他人學習,取長補短,精益求精
每個人都會有困惑和瓶頸,別哦擔心,找個過來人問問,找個競對看看,或者換個思路向其他方面去學習,都可能有意想不到的收獲,說出自己的不足,用收獲填滿自己的短板,豈不是更好。
堅持這三點,我想不僅僅小米能夠成功,我們自己的工作和業務,甚至生活和理想,也將會獲得巨大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