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延癥的話題,可能要說很多,況且我也是在戰拖的過程中。最近思考的一個問題是,如何解決網絡拖延癥?
所謂網絡拖延癥,我的定義是,在網上無特定目的的消耗時間的過程。這里的拖延癥,更多的是消耗時間,沖擊了使用電腦或線下的事情。
想想十年前,我每天都會在下班后上網,基本每晚飯后到深夜。如果回想一下收獲,很少很少,投入產出比很低。而且在電腦前待久了,身體和精神的消耗都很大,早晨肯定晚起,惡性循環開始了。
為什么人更容易選擇在網上消磨時間呢?
因為網上閑逛,是一種被動式休閑。
通常在工作一天后,我們會找時間來休息一下,沒有哪個時間管理大師要你不停工作到死,休息時間也安排滿滿的日程,那樣只會讓生活更復雜更累。但是,休息也分為主動和被動兩種,看電視是最大的一種被動式休閑,直到……互聯網的普及,它排名第二。
看看網上閑逛可能做什么,就知道它什么吸引人了。我可能會打開微博/QQ空間/豆瓣/人人之類的社交網站,瀏覽然后點個贊,或者回復一個mark、牛之類的話;也可能看看門戶,翻翻論壇,看一個爆笑視頻,或者某個社會新聞;也可能開著QQ游戲斗地主種菜打打flash游戲的,一邊再開著QQ聊著天……
如果你和我一樣有以上的舉動,恭喜你,你正是網絡拖延癥患者!
解決的辦法,可能有兩個方向:不開電腦,或者劃定時間和內容。
方向一:不開電腦。
貌似簡單的答案,好像不容易實現。因為離開網絡的生活對于當下的人,似乎是不可想象的。盡量先完成網下的一些任務,比如清掃、整理,另外我們能做的,就是增加一些網下的休閑內容,比如運動、做菜、養花、玩玩樂器、畫畫什么的。
相對而言,對于擁有一項技能的人,我們都會很崇敬(這個問題也值得思考)。比如我的一個學弟,最近每天練習非洲鼓,已經幾個月了,那種投入的勁頭看上去就很贊。如果你在某個網游里擁有一個特殊裝備,我想,大部分人都不認為你有多值得佩服吧。
方向二:明確上網的目的和時限。
相信我,離開網絡你一樣能活,但網絡讓我們的生活更加精彩,所以我們要善用它!
在電腦前坐下之前,想想要做什么,是不是你每日最重要的事都要在電腦前完成呢?你的todolist堆積的任務,需要上網搞定嗎?有一個心里上的預期,簡單的辦法是在一張白紙上寫下要做什么,涂鴉式寫法就可以,然后完成一項就劃掉。比如要找一首歌曲當手機鈴聲,搞定了就結束,不再順便看其他內容。
時限的問題,可以用番茄工作法,就是規定一個或幾個番茄的上網時間,很容易實現吧。即使看一部電影這么長的內容,都可以分解到番茄里。有了番茄數量,結合作息時間,就容易安排上網時間了。
如果你還是喜歡閑逛,開一個番茄的時間,無拘無束的閑逛就是了。時間管理,也要給自己放松的時間。
先想到這么多,以上內容里電腦已經等價于智能手機了,智能手機更是大殺器,要謹慎對待。
ps。寫這些文字,我也在于自己的閑逛欲望對抗,拖延的一個重要難點是心理上對自己的強大預期vs動力的不足,這時一般會選擇無痛的選項:逃避。不能等自己什么都明白了,才思考才書寫,謹記。
20130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