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生活中需要給對方提要求時,怎么做才好呢?試試自主性溝通。
自主性溝通就是把對對方的要求,轉化為自己的體驗來進行表達。
“你要么明天來見我,要么我們就分手!”轉化為自主性溝通該如何表達呢?
“這幾天我可能是有點生病了,總是害怕晚上一個人。不知道為什么,每當害怕的時候就想起你,想起和你在一起的某些時候我突然就不害怕了。可以的話,明天來陪陪我吧,我快堅持不住了!”這段話就很好的使用了自主性溝通這個技巧。
我們校長就是一個這方面的高手,連對我的逼婚都那么有水平,他是這么說的,給大家分享下。
“漁啊,我每次看到你那么優秀的青年還在未婚,我就會思考是不是我的工作出了什么問題,也許是因為給了你太多的壓力讓你沒法很好地考慮自己的幸福,這方面是我的錯,我向你道歉。也許,我該找一下相關同志,看看怎么樣更好地幫助你!”
這段話通篇沒有出現一個“我應該結婚”這樣的話,完全從他自己的感受開始說,說的還很舒服,那一刻我都感動了。
真正有智慧的人是不會對別人發號施令、輕易動怒的。他們只是提出請求,并分享自己的感受。事實上,你換一種方式表達就好多了:“如果你做了(或者沒做)某事,我會覺得很受傷。”要是你都這樣說了,對方傳達出一種我毫不在乎你的感受的信息的話,那么你也沒有必要繼續這段談話(或許這段關系都沒有必要繼續了)。
說話得罪人的問題不在于“真誠”,而在于“絕對真誠”。幾乎沒有什么親密關系可以忍受毫無保留、完全的暴露。
這時你需要“留白”,不該說的不說;需要“輕描淡寫”,該少說的少說。那些不必要、無用、傷人、煩人的真話,說出來將會是致命的。不加區分的真相帶來的痛苦其實和露骨的謊言一樣多,因為講真話的人并不尊重他人的感受。
如果你的訂婚對象問你,你喜歡我媽媽嗎?
假如你回答:“實在是太討厭了,我從來沒有見過這么麻煩的老太太”那這段感情可能會走到盡頭,如果你隱瞞式的回答:“沒有啦,你媽挺好的,我很喜歡!”有可能未來真相暴露時,感情會閃電破裂。
欺騙只是把災難延后,災難還是會到來,只是會連本帶利。
你可以更有技巧的回答:“親愛的,難道我不是在和你談戀愛,而是在和你媽媽談戀愛嗎?”
這便是“留白”技術,將關鍵信息用暗示的方式說出,之后引導對方從其他角度思考問題以回避和對方的正面沖突。實際上這段話已經隱約告訴了對方真實情況,只是沒有太過具體。這時對方會評估真相會造成的損傷,然后他會理性的做一個感情的權衡。假如你直接告訴全部真相,那有可能對方就會因為憤怒而喪失理性,以至于毫無挽回。
對方也可能進一步追問,比如:“到底喜不喜歡,我想知道!”你只需要再次留白:“可能一開始的時候會有點難適應,也許我需要你的幫助!”
對方最終會明白你的意思,如果他無法接受,他會離開,但你們的關系不會勢同水火,真誠并不是一種傷人的手段。任何時候都不要勉強自己活在謊言中。
一位來找我咨詢家庭問題的媽媽,曾經問我:“周老師,你覺得我是一個什么樣的媽媽?我真的像他爸爸說的一樣,太霸道了嗎?”
其實我明白,這位媽媽太過強勢,在任何事情上都要掌控自己孩子,引起孩子的強烈逆反。要改變雙方互相傷害的這種不良關系,這位媽媽需要適當放手。
我使用留白技術回答:“出于對孩子的保護,媽媽適當的關愛是必須的。但孩子畢竟不是我們人生的續集,他可以有自己的生活。”
前一句我已經隱晦地告訴這位媽媽,她太過強勢。后一句話,我引導這位媽媽換個角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