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廿四,立秋。涼風至,白露生,寒蟬鳴。
八哲剛回春城不久,正好借著我生日出來小聚。晚飯沒吃盡興,無以為樂,遂直奔桂林路殺將而去,鮮衣怒馬,一騎絕塵。
話又說到桂林路。自牡丹街始,至與人民大街交匯,前后綿延一公里,沿途所見,盡是美食。沒見過哪條長街上都是與吃有關的店面,齊整得豈有此理。這還不算,到了夜晚,形形色色的街邊小攤又會奔涌而來。各方佳肴,仿佛是要赴一場盛大的派對。
至于這些美食,光說名字,都是一道寫不完的開胃菜:李老二的臭豆腐,方燕姐的烤豬蹄;
孺子牛雜湯,雜醬酸辣粉;麻辣哈哈的鴨脖子,小姑娘的冰淇淋;重慶的小面,湛江的生蠔;中國的老孫家,日本的吉野家,韓國的金老樸;再加上什么烤冷面手抓餅,黃燜雞肉夾饃,還有榴蓮酥章魚燒,以及紫菜包飯大雞排。那真是數得著的千千萬,叫不上的萬萬千;不怕客官不夠吃,就怕客官吃不下。
八哲是我見過的最愛吃且最能吃的人。單說今晚,我就看著他在兩個漢堡下肚的情況下,還能喝下一碗錫紙花甲粉,塞進一大碗豆腐串,啃完一整只碳烤豬蹄,再來一瓶大白梨。肚皮不見鼓脹,臉色卻愈發紅潤,除了驚愕與羨慕,我真的別無他言。
善吃者,必善生活。反言之,亦成立。從這個角度來講,八哲既是饕餮客,也是生活家。吃得不亦樂乎,過得滋潤有味。
一座有許多美味小吃的城市,才是一座溫情的城市。小吃的佳美,透露出城市里人的佳良。春城里的人情夠溫熱,是喜歡被照拂,也愛照拂別人的體貼之城,也難怪其常年霸占中國城市幸福指數第一的位置。本科在這里念了四年,能說得上真心歡喜的地方著實不多,除了大大小小的精致書店,就數這桂林路上一家又一家的路邊小吃了。一人食,也足夠暖心。
八哲笑稱,以后買房子肯定不挑桂林路。要不然,八點下班,吃到十點才能進家門,手里還要拎著倆烤雞爪外帶一瓶啤酒。
我說那也挺好,每天都有美食相伴左右,才是俗世生活的大樂趣。
不如意事常八九,可與語人無二三。我平日里八九之事寫的太多,難得能有一兩分的欣喜,還不著文以記之?銀屏韶光賤,今天生日,開心就好。
2015.8.8——2015.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