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驗報告-安卓版荔枝fm體驗報告及產品建議

? ? ? 荔枝FM是一個可以在手機上開設個人電臺和錄制節目的應用軟件,可以收聽幾十萬個有趣的網絡電臺。

概況

背景

? ? ? 隨著手機移動終端和3、4G網絡的大普及,移動電臺近兩年出現了蓬勃的發展,市場上涌現出一批優質的移動電臺應用。未來,移動電臺在可穿戴設備、車聯網、智能家居中的應用成為新的趨勢,發展潛力巨大,也因此受到資本的關注,2013年以來,包括喜馬拉雅fm、多聽fm、荔枝fm在內的幾家主流移動電臺均獲得了千萬美元量級的融資。面對如此大的商業利益和發展空間,鵝廠也耐不住了,于今年5月推出“企鵝fm”,加入這場廝殺。對于越來越激烈的競爭,如何做好模式的差異化,保證內容質量,解決目標用戶的痛點,把握好用戶體驗,成為他們在這塊領域占據一席之地的關鍵所在。

市場格局

數據來源:易觀智庫

? ? ? 荔枝fm市場占有率為6.9%,位于行業第五,是占有率最高的喜馬拉雅的26.7%

分析:

1.荔枝fm定位更偏向于文藝、小清新、情感治愈系的用戶,屬于人群中的小部分;

2.主打“人人都是播客”的slogan,使得部分潛在聽眾認為這是一款面向主播的應用;

3.UGC模式使得電臺內容質量參差不齊,部分用戶流失;

用戶分析

需求分析

1.播客型:“人人都是播客”,開創個人電臺,滿足分享和“被聽見”的欲望;

2.休閑型:情感治愈、故事聽書、閑聊電臺,電影、音樂愛好者、文藝青年;

3.資訊型:獲取新聞、娛樂、體育、股票等資訊;

4.粉絲型:粉絲喜愛的明星電臺,名人電臺和作家電臺等電臺;

5.學習型:語言學習、專業知識學習、自媒體,如“邏輯思維”、“冬吳相對論”等

用戶特征分析

?????????年齡分布

數據來源:易觀智庫

? ? ? 相比其他主流移動電臺,30歲以下用戶占荔枝fm總用戶的86.4%,24歲以下更是超過一半達到58.5%,說明荔枝fm是一款非常年輕化的產品,更受年輕人的喜愛。

? ? ? 分析:與其他年齡段的用戶相比而言,年輕用戶擁有更加開放的心態,勇于發聲,熱愛分享,特別是90后用戶,有強烈的述說訴求,開設自己的電臺,同時為平臺帶來年輕化的潮流內容,再次吸引年輕用戶,形成正向循環;

????????用戶性別

數據來源:易觀智庫

? ? ? 與其他主流電臺明顯不同的是,荔枝fm用戶性別比例很不均衡,女性用戶占到了74.7%

? ? ? 分析:荔枝fm定位更加文藝,推薦內容更多的關于情感治愈類和故事類,UI小清新范兒十足,對女性用戶比較有吸引力;

????????職業分布

數據來源:易觀智庫

? ? ? 荔枝fm學生用戶幾乎達到一半(49.3%),與其他應用形成明顯差異,白領/一般職員比例也較大(19.0%),其他均較少(不足10.0%)

分析:

1.90后主播占了大多數,大部分都是學生,且部分學生畢業后轉化為白領/一般職員用戶;

2.內容年輕化,吸引學生用戶?;

3.UGC內容種類不夠豐富,不足以覆蓋更多的人群,使得其他職業比重均低;

用戶畫像及使用情景

A.

? ? ? 大三女生,除考英語六級外,課程壓力一般,社團活動參與逐漸減少,自由支配時間較多。平時喜歡看書、看劇、聽音樂,偶爾參觀藝術展和參加名人講座,對護膚有一定的研究,經常在SNS上與人分享護膚經驗。偶爾追追廣播劇和情感類節目,時常掛著耳機聽英語提高聽力。最近自己開設了一個電臺,分享在SNS上常被問到的護膚知識,已經有了不少的關注者。

場景分析:

宿舍里:宿舍是個比較放松和隱私的環境,結束了一天的課程回到宿舍,洗好澡聽最新更新的廣播劇節目,輕松的心情使她會有探索新節目的意愿,會設置好自動停止時間后一邊聽節目一邊入睡。周六的下午是錄制自己電臺節目的時間,這時一般室友不在,環境比較安靜,打開錄制功能在桌前錄了起來。

圖書館/自習室:學習累了打開電臺,播放喜歡的音樂,困乏時來點搖滾,注意力不集中時放點舒緩的節奏,各類電臺根據心理狀態任選。

嘈雜的環境:走在路上或在公交地鐵上,帶上耳機,聽聽提前離線緩存好的英語脫口秀節目或TED節目,練習聽力;戶外運動時,播放動感的音樂。沒有多大經濟能力的學生大多會選擇提前離線下載節目,或選擇的低音質的在線播放。

B.

? ? ? 年輕的白領/一般職員,工作繁忙,處于事業上升期,渴望獲取自我提升的知識和行業資訊。注重勞逸結合,周末選擇在家休息,偶爾參加聚會或者各種業界活動。喜歡科技產品,有很強的好奇心,經常逛相關網站。

場景分析:

公交/地鐵/火車上,此時環境比較嘈雜,戴上耳機(一般通過線控來操作),需要調高音量,高品質聲軌減少對人耳的傷害。節目選擇上以行業新聞動態、感興趣的科技產品節目和音樂為主。偶爾會拿出手機刷刷微博、微信動態和新聞資訊類app,這就要求應用的后臺穩定性要好。

家里/臥室,此時通常無人打擾,會選擇聲音公放甚至連上音響,節目選擇偏向知識獲取類,如邏輯思維、蛋解創業等,注重內容質量,甚至會做起筆記。睡前搜些喜歡的情感類或小說節目聽,設置定時停止播放。

辦公室里,不會公放,一般以音樂類節目為主,音樂類型視情況選擇,可吵鬧可舒緩。此時自動推薦的節目應該符合用戶需求,電臺自主性較強,輔助工作,對如何使用和處理用戶數據提出較高的要求。


客戶端體驗

體驗產品:荔枝fm

產品版本:V3.1.1

設備型號:SAMSUNG?Galaxy?S4(GT-I9500)

操作系統:Android4.3?(rooted)

APP產品架構:

主頁面:

登錄界面:

? ? ? “快速注冊”位置和文字不明顯,增加用戶的使用成本;建議優化“快速注冊”入口;

我的

? ? ? 在“我的”標簽下,主要進行播客管理、帳號的展示、消息的處理、社交動態和各種設置。相比起其他兩個標簽,“我的”承載的內容更加復雜化,如何在保證荔枝fm界面獨有的簡潔清新的同時做到操作上的方便,是需要重視的。

構架

? ? ? 1.“個人資料”、“我的好友”、“好友動態”、“私信”、“消息”等社交元素分組過散,給人界面信息沉冗、分類選擇過多、結構復雜化的感覺,可考慮將它們組合為“個人中心”的子集,更符合用戶使用習慣;

? ? ? 2.“草稿箱”屬于“播客”的子集,而“播客”又在“私人播客”的卡片下,概念重復,易造成結構混亂,可考慮去掉“播客”這個分類,將“草稿箱”作為“私人播客”卡片的子集;

? ? ? 3.“綁定帳號”是“其他設置”的子集,使得綁定帳號的入口過深。對于已經開始進行社交化探索的荔枝fm,社交賬號的綁定入口等級應提前,提高社交活躍度和轉化率,甚至利用社交帳號的信息,通過大數據分析處理,進而提供更準確的電臺推薦。可考慮將“綁定帳號”作為“個人中心”的子集,或置于“個人資料”中;

功能邏輯

? ? ? 1.“私人播客”中的節目列表增加批量操作功能,具體方法可以是“編輯”替換“下載”,“編輯”包括“全選”、“刪除”、“下載”等子功能;

? ? ? 2.“私信”和“消息”也加入批量操作功能;

交互層面

? ? ? 1.添加好友按鈕位置和大小易使用戶產生疑惑感(這是添加好友的?怎么這么大呀?位置還這么邊,是對著好友這一行的嗎?),可考慮將其移到“我的好友”后面,適當調整大小;

? ? ? 2.重新組合的架構界面更加簡潔,信息傳遞清晰;

訂閱

? ? ? 三個主要功能的入口清晰地展示在界面上部,一目了然,最新更新的節目以卡片設計的形式呈現在“下載?收藏?訂閱”下方,卡片的設計可以讓用戶迅速了解節目的信息,如電臺、更新時間、節目名稱、收聽次數、評論次數和節目時長。

架構和功能邏輯

? ? ? 1.“社區”入口層級太深。我們來算一下進入一個電臺社區需要幾個步驟:

? ? ? 入口太深導致用戶對這一功能的使用率嚴重下降,甚至根本沒注意到“社區”功能的加入。社交化對于電臺類產品來說是個重要的探索,也是未來可能的盈利點所在之一,好的社交體驗能增加用戶黏性,更好地沉淀用戶,制造粉絲經濟,各大移動電臺平臺爭先布局。這種情況下,誰最先形成自己的特色并探索出一套適合自己的社交DNA,誰就最有可能在這塊領先對手。

? ? ? 針對社交功能的建議:提升“社區”入口層級,并加大社區運營力度(這要取決于荔枝fm的戰略),優化社區結構,提高轉化率和活躍度;

? ? ? 2.當我在一個節目下看到一條很觸動我的評論時,我想回復,卻發現沒有這個功能,導致我很郁悶,產生“怎么連回復評論都不行”的想法。可考慮增加回復和點贊功能,滿足用戶及時交流的需求,同時還可提高活躍度;

? ? ? 3.更新的節目采用卡片式設計,卡片分為上下兩欄,上一欄為電臺名稱,主體為節目信息。

? ? ? 在瀏覽節目更新列表時,我想快速地進入電臺主頁,自然而然地點擊卡片上提供電臺名稱的一欄,結果進入了節目主頁,想進入電臺主頁我必須往下滑找到電臺主頁入口,再點擊進入。建議,重新設計卡片觸發區域,上欄觸發“進入電臺主頁指令”,下欄觸發“進入節目主頁指令”;

發現

? ? ? “發現”的界面與“訂閱”的十分統一,不同的是推薦電臺的出現的交互方式。當我向上滑動時,新推薦的電臺卡片以向上浮現的效果接連出現,給人以輕盈優美的體驗,無聊時看它的交互也很有趣味。用戶可以自己刪掉不喜歡的推薦。榜單和分類中均采用了瀑布流式布局,在維持界面簡潔的同時,保證了信息傳遞的效率。

? ? ? 建議:用戶首次注冊使用時可通過一些選項來了解用戶的興趣愛好,推薦喜歡的內容;對于綁定社交賬號的用戶,可最大化利用允許采集的數據做分析,根據社交動態做推薦;

錄制

? ? ? 錄制界面模仿博朗rt20錄音機,功能上提供錄制音頻、添加音樂、剪切錄音等。值得注意的一個細節是,隨著錄音的進行,右邊轉軸上的錄音帶會慢慢增多,就像是一個真的錄音機一樣。從荔枝fm的slogan“人人都是主播”即可看出錄制功能對它的重要性。簡潔、易操作的錄制體驗能與其產品理念相得映彰。

功能

? ? ? 節目錄制好了,試聽時發現中間有一段需要剪掉(隱私或其他原因),尋來找去卻發現目前的剪輯功能只能從音頻的最末開始反向選擇剪切的長度,不能剪掉中間的片段,導致這期節目不得不從頭再錄一遍。可考慮加入“剪輯中間某一音頻長度”的功能,否則出現上述情況,想必主播會瘋掉。

播放界面

? ? ? ?對比:

在默認模式使用過程中出現過兩個bug:

? ? ? 1.有時,通過播放界面進入“查看節目”后,節目主頁并不是當前播放的節目;

? ? ? 2.?正在播放時,播放按鈕變為“暫停”狀態,此時前進、后退也不能使用;

總結

? ? ? 個人覺得,荔枝fm還可以做得更好?,更加注重內容和用戶體驗的提升,在沉淀用戶方面可利用社區模塊創造更大的粉絲價值。內容上,在降低“人人都是播客”的技術門檻后,如何協助播客提高節目質量并持續產出內容是值得認真考慮的。另一方面,如何應對好版權之爭,將內容版權化,形成自家的獨占內容,吸引“明星粉”、“自媒體粉”和“節目粉”的加入,也是一個方向。用戶體驗上可繼續優化產品,使用戶在大部分場景下能輕松自如無負擔甚至無思考地使用產品,在聽到喜歡的電臺過程中有更美好的體驗。社區運營方面可增加主播與粉絲的互動,增加用戶黏性,提高活躍度,甚至將社區活躍度列入電臺排名的考核之一。

? ? ? 作為一名初次接觸產品和相關知識的小白,我的觀點和反饋難免顯得淺薄、不夠成熟。同時,由于本人能力有限,對產品的歸納和整理可能有所分差。第一次寫產品體驗和建議報告,希望能夠得到前輩的指點,作為學習記錄的收獲,也真心希望能我的建議能為產品開發提出有效的參考,感謝。


本文由@Hyman?Hsu首次發表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網站,未經許可,嚴禁轉載。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