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看到前面的信息,媽媽們在討論數學方面的內容,作為一個數學老師,我想說說我的看法。
我看到其中一個媽媽的孩子在幼兒園就開始做連減的口算題,我覺得好不可思議。我很同意@火星媽.東莞南城.5歲半?的看法,幼兒園就讓孩子認真玩,不需要提前學小學的知識,這個也是國家的規定,現在一般公立幼兒園也沒有提前學或提前握筆寫字了,可能一些私立幼兒園還會存在這樣的現象,但其實是沒必要的。孩子的手腕能力在幼兒園階段還不適合寫字,所以上了小學再開始學也不遲。
上小學也不需要做什么特別的準備,一年級學20以內的加減法,內容非常簡單,其實包括我女兒現在三歲,她也能從1數到20以及更多,所以一年級最重要的應該是先培養孩子良好的行為習慣,比如上課坐端正、發言要舉手、下課才去上廁所、老師講要看黑板等,習慣比能力更重要,所以幼兒園階段可以先培養好有意注意,加強感統和體能的訓練,平時養好生活習慣等等,這些更重要。
其實小學階段,主要看誰最會聽課,因為只有聽老師講課學方法,才是學數學的根本,上課不聽不會方法,回家不會做題再去上輔導班也是徒勞的,家長在家輔導也不一定是按照老師課堂講的方法來去教,除了一些口訣、定律、定義要背,其他的都是要通過聽課學方法,用方法做題,每天練計算題提高計算能力和數感才能學好數學。
低年級主要要建立一一對應的概念,因為123456789這些是抽象思維,要和具體的東西對應起來,孩子頭腦才有概念,比如1對應1個蘋果(實物),2對應2個勺子(實物),邊指物體邊說數,才是一一對應。
20以內的加減法也不是死記硬背的,加法是表示“什么和什么一共多少”,比如“這里有一只小鳥又飛來了一只小鳥,現在這里有幾只小鳥?”然后才會出現“1+1=2”。減法是表示“現在有兩只小鳥,飛走了一只,現在還剩幾只?”然后才會出現“2-1=1”。
包括還有湊十法等,都是一年級老師上課會教的,所以不需要提前在幼兒園死記硬背20以內的計算。
@東城安安6歲?莫焦慮莫焦慮,讓孩子先享受該玩就玩的幼兒園生活哈,去到小學就不好玩了
@彤寶&多樂媽-南城-6歲女+1.5歲男?幼兒園不要搞得那么累吧,小學低年級作業量是半小時左右而且是聽讀為主,寫為輔,你們幼兒園兩小時的作業量超標咯~
@思源媽媽-東莞南城-9B6G?我覺得可以兩者結合,基礎練習作為鞏固,難度作為提高,有梯度進行練習是比較推薦的,課堂上的練習也是遵循這個原則。
@修修 南城 4.5歲 男孩?到中高年級做作業就有可能做得比較晚了,這個除了跟作業量有關外,還跟孩子聽課質量有關,學得好做得快,學不好做得慢,因為不會做磨磨唧唧,有時學習習慣不好,邊做邊玩,也會做到很晚。
@Lillian 虎門 5歲男+8月男?思維類的app課程建議上了一年級相關知識后再以游戲的形式作為課后鞏固比較好。不過如果孩子愛玩能理解也可以提前滲透,比較直觀,數形結合。
@修修 南城 4.5歲 男孩?沒錯,現在家長的焦慮就是不想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其實沒必要,走得慢一些,或許會飛得更高。
@思源媽媽-東莞南城-9B6G?以后小學中高年級如果孩子的天賦還是很明顯,可以讓孩子學學奧數,雖然現在不提倡,但一些私立初中還是會通過此來篩選拔尖學生的。
@彤寶&多樂媽-南城-6歲女+1.5歲男?我覺得你從小讀那么多繪本是非常好的事情,按照現在的高考就知道,得語文才是得天下,繪本讀得多詞匯量豐富,語感好,對閱讀理解也很有幫助,而且語文學好了,對數學理解題目,特別是“解決問題”也就是我們以前的應用題,也非常有幫助,所以現在還是擴充孩子的閱讀量才是最重要的。
@思源媽媽-東莞南城-9B6G?家里人多的話,最好安排一個安靜的房間獨立給孩子學習,不受打擾。房間外的講話聲、電視聲等盡量調低音量,這樣可能會比較好。
先跟孩子建立數形結合和一一對應的概念,死記硬背她現在記住了也不懂。
數學低年級,教科書上有鳥、糖等具像的事物讓孩子數數。課堂上,老師會通過把具像的東西抽象成小棒等工具讓孩子們動手操作,還會通過畫圖、線段圖等方式幫助孩子體會和理解數,讓孩子們逐漸明白為什么1+1=2,為什么2-1=1,而不是單純的去背答案。@Connie媽,東莞東城,4.5歲女娃?
火星媽看書圈重點
媽媽們,比學啥更重要的是“保留孩子的學習興趣”?哦!
父母看到孩子們在自己的起跑線上的進步就好,每個孩子的都有自己的最近發展區,很多孩子也是厚積薄發,我們做好“厚積”,無愧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