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了明天就53歲了,老K離退休也不遠(yuǎn)了。
老K20歲那年就在村里做代課老師,轉(zhuǎn)正后到現(xiàn)在也有三十多年教齡了,是個典型的鄉(xiāng)村老教師。
老K年輕那時,也算是附近幾個村里的出名帥小伙之一。出名有幾個原因,一是源于他長得儀表堂堂,一表人才;二是因為他熱心助人,一會幫這家修電器一會幫那家上房補(bǔ)瓦,只要別人開了口,很少有拒絕的。但是好人吧,命不一定好。先從老K的家庭情況說起。
老K家是村里的一個普通家庭,爸媽都是老實巴交的農(nóng)民,家里條件很是一般。老K是家里的長子,下面還有三個弟弟。六十年代初出生的農(nóng)村娃娃,有幾個吃飽過的呢?沒餓死就不錯了。那時候搞生產(chǎn)大隊,吃大鍋飯,號稱是有飯同食,有活同干。但用現(xiàn)在的科學(xué)管理觀點(diǎn)來看,這種組織結(jié)構(gòu)、勞動方式和分配方法都很不合理,能高效嗎?所以,隊里的糧食除了上交外,都不夠大伙吃飯。老K的童年,基本都是餓過來的。
可能有人會說,那年代大家不都這樣過來的嗎?像老K這樣的孩子到處都是。其實呢,情況還是有些特殊。老K是長子,三個弟弟年齡相差不大,家里壓力更大。老爸老媽省吃儉用勻出來的一點(diǎn)口糧,還不夠三個弟弟吃,所以每次老K都只能干望著流口水。這樣的日子也沒維持多久,就在老K十歲那年,他才剛上二年級,老媽病逝了。這下對他們家的打擊更大了。三個弟弟都還小,一個七歲,一個五歲,最小的才兩歲半,老K爸爸景叔的兄弟姐妹們孩子更多,指望不上。這可把這家人愁死了。
那是老K媽媽過世三個月后的一天早上,老K找到景叔。
“爸,我想幫家里干活,幫忙掙工分?!?/p>
“那學(xué)不上了嗎?沒文化可得一輩子受苦。你可不能像老爸這樣,一輩子只能在田里對付對付?!?/p>
? ? ? ? ?——待續(x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