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生一日》這部片子是由兩位奧斯卡金像級大導演雷德利·斯科特和凱文·麥克唐納聯同全球最大影片分享網站YouTube破天荒的合作作品,該作品獲得了全球網民提供的素材支持,以[愛]與[恐懼]為主題,記錄了在2010年7月24日這一天,這24個小時之內,那許多滿載悲喜,失落與幸褔的故事:從繁華的大城巿到素被世人遺忘的鄉野、從駕名車的富豪到街邊的擦鞋童、從寄人籬下的生活到色彩繽紛的狂歡世界,一日之間,窺見人生百味。
這部影片如同一枚自轉中的萬花筒,光影變幻間折射出斑斕萬彩,人生百態。精妙的剪輯與音樂串連起五大洋七大洲24小時,朝始夕終,一日一生。鏡頭之內,有人心懷愛之希望,有人直面死之恐懼;鏡頭之外,導演冷靜犀利的重拼了所有元素,于繁華落盡后重歸寂寥本質,一天的生活,一生的畫卷,看盡生活百態,感受生老病死,盡管瑣碎,但這就是生活。
實話實說,看到最后,淚眼婆娑,覺得這就是眾生相、人世間生命的最直觀的解釋。無論你是名車富豪、癌癥患者、鄉間擠奶工、屠宰場工人、跑酷運動員、同性戀、練習跆拳道的女孩、第一次表白的男孩, 無論你喜歡槍、女兒、速降、女人、美食,還是害怕失去她他它、害怕怪物、蛇、神、鬼魂、僵尸、死亡,都和你我他是一樣會有歡樂,痛苦,大笑,淚涌,愛與被愛,恨與被恨,出生,死亡,久別重逢,寂寞獨處,表白,被拒,結婚,分手,游歷,家里蹲,蹦極跳傘,蹣跚學步,饕餮海吃,食不果腹。只是浮生一日,各有不同。但是總歸分為兩種:會被記住,或不留下任何痕跡。于是,仰天長嘯,原來我們的生活那么不同。原來我們的生活那么相同。
宗教,政治,信仰和愛。最喜歡的和最討厭的。無數個回答匯聚成一種共同的默識——對于生活的感知。“我想要我的每一天與眾不同”。但正如結束時那個女孩說的:“我整日期盼今天會有不可思議的事情發生、美好的事情、一些讓人感激今天的事情,但是事實是,這并不常常發生。對我來說,今天... 整整一天,根本沒有發生什么...我們逗曾幻想這平凡的日子出現奇跡,但奇跡其實就是生活本身。”感悟十分到位,正是這日復一日單調平凡無奇的一日生活,拼湊出整個世界整個宇宙的五彩斑斕。生活太美好,我們在路上。我普通,我一無所有,我的生命渺小而短暫,但我有喜怒哀樂,我曾認真活過,我擁有的是我的存在感和真實感。這種存在本身就是一件值得慶幸的事情。
看完后我不禁思考,在2010年7月24日,我在哪里?我在做什么?我生活的片段能否打動另一個世界的普通人?我為豐富自己的生命做過哪些努力?[愛]和[恐懼]這兩個主題對我意味著什么?活著,死去。得到,失去。親吻,相擁,離開。孤獨,寂寞,幸福。行走。祭奠。疼痛,病魔,不舍。宗教,信仰,習俗。貧窮,富貴。平淡,真諦,存在感!浮生一日,每日,日復一日。我想生活大抵如此,一天也能有各種喜怒哀樂,新生成長與衰老死亡,但無論怎樣,我們終要懷著希望前行。明天還有早晨,早晨便意味著無限的可能,而到了晚上,一天已經過去了。同一天,我們在自私、殘忍、卑賤、善良、空虛、堅持、孤獨、快樂、茫然、明確或堅強的活著,當然,這一天還有很多人死去。正如你知道那樣,真實的東西最不好看。
再次會看整部影片,最有印象的是三個故事,一個是產房里一個準父親拍妻子接生的時候突然暈倒,第二個是癌癥患者的丈夫對著鏡頭說他再也無所畏懼,第三個是最后的女生,她說即使什么事沒做她也感覺經歷了一次涅槃。生活瑣碎,震撼人心。我想,“你有什么、你愛什么、你怕什么。”如果拋給我這三個問題,答案或許是同一個。
實驗性電影,誰又曾想過當我在計算機前敲下這些文字的時候,地球的另一個角落的另一個人,又在經歷著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