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個和睦的家庭氛圍是很愉快的一件事。
2017.11.4 星期六 晴
1
我不太喜歡孩子,這是我內心最真實的想法。感謝計劃生育,我趕上了只生一個孩子那趟車,所以只生了我女兒一個。但是我這輩子一直與孩子打交道,在學校里是,在家里也是。
生女兒那時候,我還年輕,對于如何養育孩子,我一竅不通,女兒吃喝拉撒全是婆婆一手代理。婆婆曾多次這樣說過:“這個孩子只是借了你的肚皮。”話糙理不糙,事實如此。
我生完女兒一個月零三天就去上班了,上班的地方離家不遠,但我中途也不回去喂奶,都是婆婆抱著女兒去找我。女兒稍大一點會,婆婆不再抱著孩子去找我吃奶了,婆婆開始給女兒喂餅干。
女兒一歲半時斷奶。斷奶前,晚上跟我睡。斷奶后,就全天跟著婆婆了。
女兒開始上學之后,因我當時與公公在一所學校上班,女兒病了之后一般都是我在上課,公公把把孩子送回家,然后婆婆再帶著女兒去診所,或吃藥,或打針。
所以雖然女兒是我生的,我卻成了副家長。我對女兒做的最多的是陪她寫作業,但有時輔導他功課也是缺乏耐心,書和本子一起被我扔到門外去是常有的事。
2.
女兒上高中之后,女兒小姑的兒子小宇開始來我們這兒上學。因我家離學校近,所以,小宇從幼兒園大班開始,一直到小學畢業,中午就跟著我回家吃飯,睡覺。
這是我第二次當副家長。可能這個時候我年齡稍大了些,對孩子有了一些親近感。有時花在小宇身上的耐心,甚至超過在女兒身上用的耐心。那時候女兒確實也吃醋,因為我和她爸爸出去吃飯的時候,總是把小宇帶在身邊。女兒那時正在上學,根本沒有工夫出去吃飯。為此,女兒的同學也問她:“你弟弟是不是你爸爸媽媽偷生的?要不怎么每次吃飯的時候都只帶他不帶你呢?”
當然,我這次當副家長當得很理性。職責明確,從不過多干涉孩子的事兒。我所做的就是中午做了飯,和他一起吃。小宇還小的時候,中午得陪他睡覺。從四年級開始,他中午在不喜歡睡覺了。那時女兒也上了大學,我就讓小宇到姐姐屋子去,要求他只能看書,不能弄出聲音來影響我午睡。
小宇是個好聽話的孩子,也不多話。有時我做午飯時沒鹽或沒白糖了,也派他去小區門頭的超市里買,他總是快去快回。
那段時間,小宇在我家里看了好多書。看學校推薦的書目,我看我訂的雜志。什么《讀者》《文摘》《特別關注》《教師博覽》等等,這樣的刊物,他每天中午就能看一本。
我相信他對這個家有一定的依戀,對我也有一定的感情。小宇上初中和高中那段時間,逢大休都會來我家里玩。他進門總是微微一笑,輕輕叫一聲:“妗妗。”然后安靜地坐在那里,也不太說什么話。坐一會兒就去學校操場的球了。記得有一次在外面吃飯,他知道我不喜歡喝茶,就給我倒上一杯白開水。接過那杯水,我心里暖暖的。
今年小宇上大學了,他走的時候我心里酸酸的,有太多的不舍,畢竟從小看著他長大。上次跟他視頻,還被女兒笑話,因為我當時淚花閃閃。
3.
我第三次當副家長,是給女兒大姑的女兒大元當的。
小宇上了初中之后,大元上小學二年級。小宇從我家走后,大元接替了他的位置。大元上一年級時,我從教了多年的高年級主動又從一年級開始教起。當時想,教哪些孩子也是教,自己的孩子自己教著更放心一些。
和小宇在這兒時一樣,放學后,大元跟我回家吃飯,午睡。不午睡的時候看書。前些日子,上初中二年級的大元還跟媽媽說起,她喜歡讀書的愛好,還是妗妗培養起來的。
確實,從二年級的時候開始,我就買了楊紅纓的《笑貓日記》系列、馬小跳系列還有中國百部兒童讀本、小狗錢錢,曹文軒美文系列等圖書放在書櫥里,讓大元隨時閱讀。
我這人就是這個習慣,雖然更多時候不舍得花錢,不舍得吃不舍得穿,但是要是孩子喜歡看書,我就高興,我一定會支持他們。直到現在,我過年時送給他們的禮物,還是一張購書卡。他們大了,我不再給他們買書,讓他們自由去選擇吧。
4
現在我又成了大寶和小寶的副家長,這是我第四次當副家長。
與以前的那些副家長的經歷相比,我在大寶和小寶身上付出的更多,特別是大寶,我恨不得把所有的愛都給他。
回顧我做副家長這些年,我做過完全依賴型的副家長,那個時候的我,完全是自我的,不懂得給孩子更多的關愛。好在,婆婆給女兒穿啥吃啥我都不參加意見,所以,我和婆婆從未因照顧孩子紅過臉。我只信一點:婆婆是孩子的親奶奶,她絕對擁有照看孩子的自主權。
我做過完全自主型的副家長,那個時候的我,是半自我的,也慢慢學會了親近孩子。給小宇和大元當副家長,我要求他們"入鄉隨俗",入了我家門,就得隨我家路數。飯前洗手,吃飯時要吃菜,否則就不準吃肉。堅持午睡和讀書。
可以自豪地說,當妗妗的帶外甥,這樣的人不多。我能夠堅持這么多年,沒有別的原因,只因我女兒小的時候,她兩個姑姑那么愛她,就是女兒上了大學,還經常穿姑姑給買的衣服。現在,就連我每年生日,孩子倆姑姑還一直給我買衣服,雖然我賺得錢比她們多。試想:我的孩子是孩子,人家的孩子就不是孩子了?人心換人心呀!
更為感動的是,女兒兩個姑姑幫我們照看了大寶兩年,在大寶身上的付出得不比我少,即使是現在,只要我和女兒有事,還是動不動就把大寶交到她倆手里。當然,每次,大寶也愿意去找他的大姑姥和小姑姥。
我做過完全聽從指揮的副家長,但這副家長當的,幾乎完全失去了自我。給大寶小寶當副家長,我一切行動聽女兒指揮。孩子吃什么,啥時吃要聽他的。何時添輔食,何時喝水也聽她的。女兒要加班,我得頂上。女兒要逛超市,我得跟上。唉,活到這年紀,我也只有這點用處了。好在,雖然忙得累點,我當這副家長當得有滋有味,給孩子拍照,記錄與他們在一起的歡樂時光,并且樂此不疲。
當副家長這些年,孩子成長,我也在成長。從年輕不懂得如何愛孩子,到理性地愛護下一代,使我明白了一個道理:即使與親人相處,也要多記別人的好,這樣心里才會越來越敞亮。有個和睦的家庭氛圍是很愉快的一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