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第一次讀《飄》,是在高中時候的暑假,抱著一本一千多頁的外國小說,硬是再一個假期啃完,讀完深感震撼!
《飄》是一部世界文學(xué)巨著,是文學(xué)史上耀眼的明星。作者瑪格麗特·米歇爾一生只寫了這一部作品,一瞬便是永恒,一篇即是傳奇。
世界名著《飄》拍成電影《亂世佳人》
《飄》以美國南北戰(zhàn)爭中亞特蘭大城及種植園為故事背景,作者瑪格麗特酣暢淋漓的講了一個愛情故事。主線是斯嘉麗,白瑞德,艾希禮,梅蘭妮等人的愛情糾葛,但這又不僅僅是愛與不愛的故事,是一個莊園經(jīng)過破壞與重建的故事,更是一個女性沖破世俗,自我成長的故事。作者重現(xiàn)了時代背景下的地主與黑奴,戰(zhàn)爭與炮火,友情與愛情,世俗與反叛,貧困與掙扎。
斯嘉麗為了重建家園,從一個莊園小姐蛻變成一名女戰(zhàn)士。讓她改變的,不是愛情的力量,而是她身上的責(zé)任,和她天生叛逆不妥協(xié)的倔強。戰(zhàn)爭中重建家園談何容易,這是男人都很難做到的事情,但是斯嘉麗憑借強大的毅力和不屈的精神,解決了所有問題,她的農(nóng)場恢復(fù)了生機。
《飄》是一部史詩級巨著,這是一部以女性為主角的作品,告訴我們了很多道理,女人該怎樣過一生?
01 愛而不得的不是愛情
斯嘉麗和塔拉莊園
16歲時初見艾希禮,斯嘉麗以為那便是一生一世。
高大帥氣的艾希禮,彬彬有禮的艾希禮,英俊儒雅的艾希禮。是所有少女心中,初戀的樣子。
如果沒有戰(zhàn)亂,艾希禮會在斯嘉麗心中一直完美下去。可惜生活需要柴米油鹽,需要喂馬劈柴,需要賺錢養(yǎng)家。一個男人修不好籬笆,賺不到錢,心愛的女人被綁架毫無辦法時,你就覺得之前愛他的那些理由,他的英俊 ,儒雅,彬彬有禮有多么可笑。
消耗了十余年的青春,斯嘉麗終于明白:艾希禮根本不愛她,艾希禮只是不知怎么拒絕她。
而斯嘉麗愛的根本不是真實的艾希禮,只是想象中的他。所謂的愛也只是因為艾希禮當(dāng)時拒絕了她,如果艾希禮當(dāng)時像圍在斯嘉麗身邊的眾多男生一樣討好她,她也不會愛他。事實上她聽不懂他愛的音樂,不懂他的憂傷,不懂他對戰(zhàn)爭的評論~他們是兩個世界的人。有一種距離叫做,人雖然站在你面前,但是感覺隔著萬水千山。斯嘉麗還固執(zhí)的認為她愛艾希禮勝過一切。一切不過是自己的幻想。 初戀之所以根深蒂固,一大部分都是因為腦補了對方的完美形象。
年少時讀到飄,就被這個認知深深的震撼。很多時候我們愛一個人,我們確實不了解他,我們愛的是我們想象中的他,就像灰姑娘的水晶鞋,夢幻美麗,但不真實。
16歲時愛上他,到28歲時徹底釋懷,對艾希禮所謂的愛,只是愛而不得的不甘心。艾希禮不過是她生命中一個美麗的誤會,一個過客。她的人生注定向前,奔流不息,不會為誰停留,她始終是自己的女王。
有多少愛情本身就是個美麗的誤會,人生若只如初見。
心理學(xué)中有一個吊橋效應(yīng)。
之所以會產(chǎn)生一見鐘情,心理學(xué)家將這稱為吊橋效應(yīng)。比如兩個人走在橋上,突然橋搖晃了起來,所以此刻的內(nèi)心往往是緊張焦慮的,而這個時候恰巧抬頭看見了那個他。此刻就會產(chǎn)生有一種心動的感覺,因此他就會覺得那個人就是她的夢中情人。
很多英雄救美,男人在一場動蕩中救了女主,女主對她產(chǎn)生一見鐘情的感覺,就是吊橋效應(yīng)。
一見鐘情往往只是瞬間的美好,是不真實的,是某一特定時刻產(chǎn)生的感情。
一見鐘情只是一時的心動,而相愛是雙向的感覺。
斯嘉麗對艾希禮的感情,從一見鐘情到愛而不得,她以為的愛,根本不是愛情,只是不甘心。
愛情不是花蔭下的甜言,不是桃花源中的密語,不是輕綿的眼淚,更不是死硬的強迫,愛情是建立在共同的基礎(chǔ)上的。——莎士比亞
02 女人要有自己的目標(biāo)和信仰,為了目標(biāo),一切都可以讓路。
當(dāng)斯嘉麗向她最愛的艾希禮表白,我為了你可以放棄一切,艾希禮回答:其實你愛塔拉的紅土地勝過一切。沒錯。艾希禮確實比斯嘉麗更了解她自己。塔拉莊園是斯嘉麗的家,是她從小長大的地方,塔拉莊園是她的夢想和信仰。
戰(zhàn)爭爆發(fā),她駕著馬車帶著梅蘭妮,黑暗中穿越火光和炮彈回到塔拉的那個夜晚,迎接她的是破敗的家園。黑奴跑了,家園毀了,母親去世,父親癡呆。她如同仙子一下子跌入凡間,不得不直面現(xiàn)實。作為長女,她必須承擔(dān)所有人的食物。擼起袖子,她決定用自己的雙手去重建故土,她要養(yǎng)家,她要像男人一樣去賺錢,她要重建家園。
她從田里拔出一個蘿卜,絲毫不在意上面帶著的泥,她咬了一口,我發(fā)誓我一定不要挨餓!
因為塔拉莊園是她畢生的信仰。為了重建家園,她可以付出一切。天天絞盡腦汁想的,都是如何讓農(nóng)場變得和以前一樣。她要養(yǎng)家,要賺錢,要重建莊園。她把自己活成了一個戰(zhàn)士。
為了保衛(wèi)他們的食物,槍殺來搶劫的士兵。
為了300美元的稅款,設(shè)計搶走了妹妹的男朋友弗蘭克。
為了賺錢,接手弗蘭克的生意,收購經(jīng)營鋸木廠。
為了賺錢,不顧戰(zhàn)爭仇恨跟北方佬拉關(guān)系,只為能做成生意。
為了降低成本,選擇雇傭囚犯,只因為價格便宜,她不在意別人說她不講道義。
她本身就不是什么淑女,更不在意名聲。20世紀二三十年代,拋頭露面做生意的女人是不被世俗接受的,但是那又怎樣,她肩上背負的,是重建家園的責(zé)任。
讓一個莊園小姐蛻變成一名女戰(zhàn)士的,不是愛情的力量,而是她重建家園的信仰,和她天生叛逆不妥協(xié)的倔強。斯嘉麗一直不是一個偉大的人,她也經(jīng)常抱怨,我為什么要背負這么多責(zé)任,他們的死活與我何干?可是她最終沒有放棄任何人。
心中有信仰,眼中有光,斯嘉麗所做的所有事情,都是為了重建家園,為了這個信仰,她可以付出一切,她的美貌,她的面子,她的大小姐身份。最終她做到了,親手把塔拉莊園恢復(fù)了生機。
有信仰的人,可以化渺小為偉大,化平庸為神奇。——蕭伯納
03 你不是誰的妻子,不是誰的母親,你是你自己。
斯嘉麗從來就不是一個淑女。她是美國南部種植園塔拉家的大小姐。
她漂亮又聰明,充滿活力和熱情,表面淑女,骨子里充滿叛逆。她出身名門,但是不愛讀書,常聽不懂別人談?wù)摰母呱钤掝}。她精于算計,常常會施展小聰明。她是小城里最受男性歡迎的小姐,是各種聚會上的公主。但她也是女伴們討厭的對象,因為她總是輕松的撩走她們的男朋友。
戰(zhàn)爭之前斯嘉麗家里十分富有,大莊園里養(yǎng)了100多個黑奴。父親慈愛,母親優(yōu)雅高貴。斯嘉麗就是只高貴的孔雀,她確實有驕傲的資本。斯嘉麗喜歡鎮(zhèn)上的男子都圍著她討好她的樣子,因為她就是女王。沒有人不愛她,沒有人不被她吸引。
斯嘉麗
盡管表白艾希禮遭到拒絕,她也依然是那個光鮮亮麗的斯嘉麗。女王永遠是愛自己的,盡管遇到了困難,也一定能披荊斬棘,卷土重來。
盡管結(jié)過3次婚,盡管生過孩子,斯嘉麗的人生,主角依舊是自己。她有她想做的事情,想實現(xiàn)的目標(biāo),她永遠清晰而堅定,她要重建家園。男人,朋友,婚姻,都只是她實現(xiàn)目標(biāo)的助力,她的人生,她自己決定。成寡婦了能怎么樣,有了孩子又怎么樣,情場失意怎么樣,喜歡的人娶了別人又怎么樣,只要活著,一切都有新的可能。斯嘉麗依然追求她的幸福,她不會因為任何事情被打垮,因為她是自己的女王啊。
不管生活再苦,她依舊活得鮮活。這也是瑞德愛她的理由。
女人在任何時候,都可以選擇做自己,你不是任何人的附屬,你是有名有姓的,你屬于你自己。
你的人生,應(yīng)該有你自己要實現(xiàn)的夢想,做你喜歡的事情,走你自己的路。
我只有一個忠告給你,做你自己的主人。——拿破侖
04 沒有反目的姐妹,朋友是自己選擇的親人
斯嘉麗對梅蘭妮,一開始是嫉妒,艾希禮娶了你那又怎么樣,總有一天還是會被我迷倒。梅蘭妮是跟她完全相反的兩類人,也是她最瞧不上的淑女。性格溫順,身材瘦小,長相普通。斯嘉麗口口聲聲說討厭梅蘭妮,逃難時明知道梅蘭妮是個累贅,明知道她是情敵,戰(zhàn)亂中死了剛好,就沒人來跟她爭艾希禮了,可是她仍然帶著她一路逃回塔拉莊園。
因為不知不覺中,梅蘭妮早已融入斯嘉麗的生命,他們是知己,是患難與共的朋友,是過命的交情。戰(zhàn)爭中她們一起殺死過北佬士兵,一起滅過火,她們一起護理傷員,一起去車站等待死亡名單。
斯嘉麗和梅蘭妮
梅蘭妮始終溫柔堅定,冷靜充滿智慧,戰(zhàn)火紛飛中,她是所有人的精神支柱。即使艾希禮的妹妹撞見了斯嘉麗和艾希禮的擁抱,梅蘭妮還是無條件的相信丈夫和好友,與全世界翻臉也要維護斯嘉麗。斯嘉麗對梅蘭妮始終有一份尊重,也使她對艾希禮始終保持著一份克制。
自從母親去世后,梅蘭妮已成為了斯嘉麗的精神支柱。在梅蘭妮這里她可以卸下一切偽裝,不用保持戰(zhàn)斗狀態(tài),可以隨心所欲。
所以盡管艾希禮娶了梅蘭妮,斯嘉麗的愛變成了大愛。斯嘉麗賺錢養(yǎng)家,養(yǎng)艾希禮和梅蘭妮的家,養(yǎng)他們的孩子。沒有閨蜜反目成仇,沒有原配和小三的撕逼大戰(zhàn),這是愛情和友情最好的歸宿,愛到深處是成全和克制。
梅蘭妮
朋友是在你失落時鼓勵你,低潮時支持你,無助時力挺你的人,不管你成功或者失意,她都懂你。
友情在我過去的生活里就象一盞明燈,照徹了我的靈魂,使我的生存有了一點點的光彩。——巴金
05 不恐懼生活,它才能任你擺布
斯嘉麗最喜歡說的,就是明天的事情明天再說,明天還沒到來呢,一切還不是最壞的結(jié)果。
斯嘉麗是一個強者,苦難面前不低頭,危難時期不流淚,她所做的,永遠是是咬牙堅持想辦法。
她在磨難面前堅定而勇敢地活著。正如書中所寫:
過去的已經(jīng)過去了,死了的已經(jīng)死去了,活著的還要繼續(xù)活著。
斯嘉麗很早就看明白,要重建家園,要改變現(xiàn)狀,只有一條路,賺錢。流離失所的日子,有錢才能擺脫饑餓,遠離疾病,遠離痛苦。盡管困難重重,但是她也要牢牢掌握自己的生活,而不是由生活擺布。所以她從未停止賺錢的腳步。不顧眾人反對,不顧女人不能經(jīng)商的世俗理念,獨自一人奔波在木料廠和市場之間,她要用錢來改變生活。在她的信念和勇氣下,她的生意越做越大。
有一些人,當(dāng)災(zāi)難和變故來臨時,一蹶不振,如艾希禮,無法從過去走出來。時代變了,他們失去了以往的光環(huán),他們拒絕改變。我們可以像斯嘉麗一樣,堅強勇敢。好日子總會來的,機會掌握再自己手中。
《飄》是一部史詩。是一個女人的史詩,是一場愛情的史詩,是一片土地的史詩。
年少時讀她,被斯嘉麗的愛情觀所震懾,很多時候,我們愛的是一個不存在的假象,是自己幻想出來的對方的美好。20年后再次讀起,處在不同的年齡階段,站在不同的人生高度,有不一樣的認知和感悟。女人該活出自己,愛情,友情之外,永遠要做自己。
Tomorrow is another day。這句話是斯嘉麗的人生格言。不到最后一刻決不放棄。
于是一切隨風(fēng)而去。
隨風(fēng)逝去的到底是什么?隨風(fēng)逝去是美國老南方的舊時代文明,隨風(fēng)逝去的是再也回不去的莊園悠閑的午后,隨風(fēng)逝去的是斯嘉麗看透心中對艾希禮的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