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進》第二章第2小節中提到一個概念:隱含假設。
當我們陷于某個人生困局時,困住我們的不僅有外界的客觀事實,還有我們過去的經歷、習慣和思維慣性。這些東西會在我們思考時自動植入“隱含假設”,從而限制了思考的角度和范圍。其結果是我們通常只在兩三個“可選項”中去做決定,而意識不到更多的的“可能選項”。
隱含假設的威力在于,雖然它們存在,你卻意識不到,只是時時刻刻被它們影響著,
看到了書上的案例,想到最近特別苦惱的一件事,拿來做實踐練習了。
去年的本職工作中,有一項工作拖延了整整半年沒有完成!這簡直成了我一塊心病!這是有史以來在我手里拖延的最久的一件事,心理成本也隨著時間的積累逐步增加,對我的情緒、精力產生了極大的內耗!
案例:2016年作為項目負責,承擔了一項地質礦產詳查的項目。前期的勘查工作做完以后,需要后期制作圖件,編寫報告。我主要負責工作的地質礦產部分,工作中還涉及到水文部分,需要另一位專業的同事來做工作以及寫報告制作圖件。在我的全部工作完成后,水文專業的同事遲遲沒有完成水文部分的報告及圖件(事實上他還拖延了好幾個項目的水文報告)。由于水文部分沒有完成圖件和報告,使得項目總報告無法提交,我作為項目負責,沒辦法完成任務。期間找過領導,要求換一位專業人士來完成,協商未果。
我以前以為到死胡同了,這樣分析出來,一下清晰很多!
還有一件事情很有意思,是一邊發生一邊覺察一邊分析出來的。
有一次,我看完一章書,準備睡覺了,看到老公還沒睡,不知道哪根弦沒有答對,興沖沖問老公:“老公,你覺得我有什么變化沒有?”
老公頭也不太說:“沒覺得。”
我不死心繼續問:“思維、理念、為人處事、精神狀態方面~”
老公立刻回:“沒有發現什么改變~”
我傷心極了,一下感覺跟他不在一個頻道,跟他隔了很遠,同時覺得他一點都不關心我!
我自己都能覺察到自己的變化,并且有時候還能覺察到他的變化(自認為是我帶動的他)。
正難過時,想起隱含假設的概念(還敢說我沒變化?擱以前想到這就朝離婚那邊想去了!)。
這個事件中的隱含假設:他沒有觀察到我在精神方面的變化,他就是不關心我。
但仔細一想,我老公在生活上還是很關心我的,精神方面覺察不到可能純粹是因為在這方面的覺察太弱吧(就是笨的意思)……
2017年,跟著圈媽逼自己一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