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走這條路是為了路本身。在路上,才是全部的意義。如果有可能,我多希望這條路沒有盡頭。
——《西游日記》
合上《西游日記》,才明白原來《西游記》還可以這樣讀。初讀《西游記》時,尚在垂髫之年,不明白天庭、如來、唐僧、孫悟空到底誰是壞人,誰是好人?明明是以玉帝為首的天庭欺騙、欺負身負絕學的孫悟空,可為什么天上的神仙都看不明白?明明是太白金星的煉丹爐煉出了孫悟空的火眼金睛,為什么三昧真火的原創人卻不懂猴子的無辜?為什么如來佛祖明知道猴子受到不公正待遇,反而壓在五行山下五百年?為什么一無所能的玉帝能執掌天庭?為什么一個筋斗云就能取回的真經,偏偏要唐僧這樣一個凡夫俗子走十四年?為什么有背景的妖精都被帶走了,唯有白骨精死了?太多不明白。
往昔少艾,胸中只有夢想與激情噴涌,以為只要棒指蒼穹,便可齊天。如今年過而立,才知道《西游記》沒有道盡的人世滄桑、萬般無奈盡在《西游日記》。
漫漫西行路,取經人渡盡劫難,所求的真經是什么?已是如來坐下金蟬子,還去什么西天?已是齊天大圣、天蓬元帥、卷簾大將,為何還要重新成佛?執著尋求真理的金蟬子,在發現了神佛對世人的欺騙與控制之后,最終變成了唐僧。孫悟空雖然無所不能,火眼金睛看得見妖怪,卻看不透人心,要這鐵棒有何用,要這變化又如何?與命運抗爭的天蓬,最終變成了世人厭棄的豬,留得冷眼茍活,不敢去面對深愛的人,更不敢去回憶曾經威風凜凜的模樣。面對不可能找尋的過去,沙僧選擇了放棄,他該如何去對抗原有的宿命?
諸佛沉默,西游注定悲壯!今何在說:我看到的不是陰暗面,是光天化日下的現實。我想說,我看到的也不是一段神佛妖魔的恩怨情仇,而是正義面具之后赤裸裸的欺騙。命運早已注定!
所謂的宿命,不過是一場徹底的騙局,一場注定悲傷的玩笑。諸神尚且如此,人何以堪?我們何嘗不是在真理的曠野中吶喊的唐僧,何嘗不是對命運不甘的猴子?何嘗不是對月悲哭的天蓬,抑或向命運低頭的卷簾呢?只是,在這個故事的最后,他們戰勝了宿命,而我們呢?
我們被關在命運的小黑屋里,任吶喊如狂。魯迅說,“在我自己,本以為現在是已經并非一個切迫而不能已于言的人了,但或者也還未能忘懷于當日自己的寂寞的悲哀罷,所以有時候仍不免吶喊幾聲,聊以慰藉那在寂寞里奔馳的猛士,使他不憚于前驅。至于我的喊聲是勇猛或是悲哀,是可憎或是可笑,那倒是不暇顧及的。”
《西游日記》是一首對青春與夢想的盛大贊歌,是對直面慘淡人生、正視淋漓鮮血的猛士,最熱情的頌揚。金蟬子的一生都用來為天下人尋路,而諸天神佛的千秋萬代,只不過是守護一座香煙繚繞的泥胎。人生終極的意義是什么?
沒有答案!路漫漫其修遠。
如來說,是空,是清凈;老子說,是道,是無為,是自然而然;莊子說,是逍遙,是大鵬展翅,是魚樂其中。這個答案不深刻,也不徹底。
《西游日記》中,悟空銷了生死簿,一切生靈都不生不滅。但是神佛依然存在,賄賂依然存在,于是富貴的生生世世富貴,貧苦的便永世貧苦,無論生或者死。原來幸福,與生死無關。只要強權存在。只要制定規則的是一部分人,那么公平正義的大同世界,便永遠不可能實現。世間生命便有三六九等。
沒有西天、沒有極樂,只有永遠無盡的長路,走著一代代不肯絕望的人。西天也沒有我要的答案,但我們必須走一遭,以證明那里沒有答案。西游不死,傳說不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