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最近的年青人多喜隨心而活:開個咖啡館,養花養草,寫寫文字,畫畫小景,做做手工,輔助玩玩資本運作。不需太富,當然也不能太窮。期待做自己喜歡的事,隨心而活多好呀。
? ? 存在這些想法的年青人里不僅包括投胎小能手;也包括一些初入社會不太適應的;當然還有一些初步實現了原始積累,又無負累,有空間做出選擇的;還有就是想趁年輕做些隨心的事,或者在這些游歷中,慢動中,完成與心的坦誠對話和選擇等等。
? ? 對此我不反對,甚至深以為然。好時代,好年華,擁有隨心而活的念頭本是非常美好的。隨心而活和必須而活雖不交集,但不矛盾,只要活得清楚、活得明白、活得認真都值得大大被贊。
? ? ?卻不由想起繪本故事中一只隨心而活,富有文藝激情的田鼠阿福和他小伙伴的故事。
? ? ?冬天快到了,小田鼠都忙著搬糧食,只有阿福不搬,整日坐在曠野中,石頭上、陽光下。別的田鼠問他為什么不干活,阿福說:“我有啊,我在采集陽光、顏色和詞語。當田鼠在漫長的冬季吃光了食物,過著暗無天日的生活,快得抑郁癥時,阿福拿出他的陽光、顏色與詩,點燃了冬季的枯燥與等待的決望。田鼠們由此決定重燃生活激情,找食物,開始新生活。 ?兩種田鼠,兩種活法。互為欣賞,互為包容。但是我每每讀來都怕阿福得不到包容,在沒熬到取出詩情畫意引領生活的時候,先餓死了。
? ? ?可見不同年代、不同閱歷的人們,心中是有著不同看法的。隨心而活們眼中的阿福也許是愛、溫度和勇氣的化身,而我跟他們父母眼中的的阿福卻屬于田鼠中的寒號鳥。若無救助,再有詩,也會餓死在冬天里。年輕的她、他眼中的阿福則是互補和互幫互助的小伙伴的代言。其實無所謂對錯,但卻有輕重、先后的排序與追求。
? ? 當把“隨心而活”的觀點說給正在奮力拼博藝考的女兒聽時,她小眼兒一翻,又帶著羨慕嫉妒恨地說,他們以為自己是白富美,遍地咖啡館,看他們怎么生活,這群對社會無用的人。
? ? ? 嘻嘻,我心里不由小小地竊喜了一下,雖然略有偏激,但女兒能這樣想,還是有自己獨立認知的,將來她是不是腳踏實地去做,現在還不知道。至少她的想法,合乎父母這個年齡段的一般認知,因為我們特別害怕自己的孩子因為想隨心生活,又弄個半途而廢,最后又沒有象阿福那樣幸運有無怨無悔、給他吃喝的小伙伴,那么會成為田鼠中的寒號鳥。
? ? ?閨女,媽媽希望你求學畢業之后走上社會也能這樣想啊!這樣穩妥啊!
? ?但一轉念,又害怕她過于實際,過于求穩,沒有闖勁兒,虛度了仰望星空的花樣年華。這就是母親,在對待子女的引領和沖突中,不是灑脫和決斷,而是在矛盾徘徊中前行。
? ? 其實放眼看去,她或他畢竟身處的時代與我們這代不同,幸運的還能擁有隨心而活的機會。但隨心而活卻不能等同于盲動、好高騖遠或懶惰與逃避。
? ? ?所以建議隨心之前先做幾個自我問答。
? ? ?我能否真的做到離群索居?不在乎親朋的關心相問?不在乎別人對父母、自己的評價?搞清自己內心到底是真雅士,還是對現實不如意的蟄伏,從而為了另辟蹊徑的生活?想知道,即使一間小小的咖啡館也是五臟俱全,做個“扛把子"的年輕人不容易啊!
? ? ?還有我做好準備了嗎?隨心的目的一定是要活得更真,更有自我,更有生活本來的樣子,為此,我是否已經有了物質和精神的雙重準備?
? ? ?古語有云,成王敗寇。網上有個名人叫胡晏熒,29歲辭職5次,從人大畢業到銀行就職到攝影師到陶偶藝人,5次躁動不安,5次華麗轉身。一次比一次離心的需要更近。可是年青人,這多人為她轉發,為她點贊“不若心如蘭草,待在原來的地方,長成應有的模樣”。認為這才是生活本來的樣子,可以恭順受之。 ? ?但不要忽略,她有她的籌碼,第一是顏值爆表,這個標于題目,本身就已說明現實的需要;第二有能力、有實力、有天賦、有韌勁,智力非智力因素全都俱備。所以她能做成瓷關節的陶偶,我想她就是人群常態分布中最頂端的百分之十;第三她思想獨立,準備充分,推進有度。她做到了隨心,做到了喜歡,所以她滿足,她開始恭順受之。年輕的孩子,你是否已有這個實力或正在修練這個實力的路上?
? ? ?如此,當然可以一試。因為年輕。而且一般都餓不死,至少都有點兒文化、有點兒特長,也有點兒能力,掙口飯吃,應該不太難,而且還有強大家庭后援團,當然還有失業補貼,低保救助。
? ? ?但這到底是不是你要的生活?因為一般來說青年得志在你隨心而活的選擇和嘗試中,也許已經錯過,下一步只能等待大器晚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