憨寶快4歲了,對所有小朋友來說他們就是一張白紙,所以3歲多點就往國學堂送了。送學那天很簡單,跟老師招呼都沒打,直接丟幼兒園就走了,學堂有老師,相信他們會比我這家長更會招呼這小屁孩。
憨寶適應能力特別強,第一次上學沒哭沒鬧,完全聽老師按排。國學堂和幼兒園是有區別的,學堂老師是要求小朋友端坐位置上認認真真點字讀書的,點字無形可以段練孩子們的認字量。當然為了保護眼睛,太小的小朋友只要聽就好了,就讓他們無任何壓力,好玩一樣的跟著讀、聽就好。而且對于小朋友來說他們是沒有難易之分的,他們就是一張白紙,你給他灌輸什么就裝什么。所以學堂以讀論語為主,不管憨寶懂不懂,老師找了個位置就讓他跟著聽。接放學時也能有模有樣的跟我們行個孔子禮。說實話,接受兒子的這個孔子禮心里是特感動的。
幾天后,很驚訝憨寶竟能很順利的背些課文了。其實小朋友在聽力方面是有天賦的,這點我們大人是怎樣都比不來的。尤其是不會講話的小朋友聽力更強。看著論語,千字文背得越來越多的憨寶;還有日常生活中的禮貌和生活的一些規矩都越來越好。心里感概在孩子這個黃金記憶時期。我幫兒子選的學習傳統文化是選對了的。也很感恩熱愛傳統文化的老師們。辛苦了!
傳統文化老師要求嚴些,所謂6歲看老。很多行為規范必須是從小養成的習慣。有次憨寶回來跟我說:"媽媽,我們班的男老師有點嚴,不喜歡"。我沒有否認兒子的說法。而是很認真的回答說:"男老師嚴格,你不喜歡沒錯,但是你們的男老師媽媽卻非常非常喜歡。因為老師嚴格就象媽媽對你嚴格一樣,那是發自內心的愛你。而且你們老師比媽媽還歷害,老師會好多好多的東西呀"。從此以后再沒聽兒子說過了。所以有的時候覺得教育是必須由家長好好配合學校的。尊敬老師也得從家長做起。
尊敬老師是必須的,突然感悟我們也要尊敬課本;尊敬資識;尊敬傳統文化。所以我跟兒子說:"憨寶,你們最幸福了,可以學到這么多的論語,千字文,老子等等,這些可都是最好的寶貝哦!媽媽小時候和現在其他的小朋友想學都學不到呢?一定要好好愛惜課本好好背誦經典"。看到這么天真的兒子,不管他聽不聽得懂,我想我給他灌輸的這些思想應該是對的。
讀經有半年了,至少有些東西會學以應用了。知道父母呼應勿懶,一叫馬上行動。知道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有事怪爸爸媽媽是小人,怪自己是君子;知道回家要幫媽媽做家務;知道坐得規規矩矩吃完飯碗筷送至廚房。
當然,更好的愛孩子是以身做責,我們做父母的就是孩子最好的榜樣。好的家教、家風才能培養出偉大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