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4.4? ? ? ? ? ? ? ? ? ?
西安今年的春天少雨少風,天便熱得早。現在剛剛才四月初,清明還未到,牡丹就已經開了。
許多人喜歡牡丹,從千年前的唐人到今日的現代人,千年下來贊美牡丹的詩詞歌賦多不勝數,當然最出名的還是劉禹錫的那首《賞牡丹》:“庭前芍藥妖無格,池上芙蕖凈少情。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
但許多年來我并不大喜歡牡丹,總認為它并沒有古往今來名人、普通人夸得那般美:論俏麗不及梅花,論清婉不如荷花,論妖嬈不如芍藥,論可愛不如杏花,論嬌媚不如桃花,論素雅不如梨花,論蓬勃不如連翹.......所以一直不解唐朝的劉禹錫怎么就會覺得它“真國色”,現在的人們怎么就會喜愛它到不斷在同一個城市建造大大小小的“牡丹園”。(比如西安)
今天一個群友在群中發了兩張牡丹的照片,一張攝于早晨,數朵牡丹花尚半苞;一張攝于中午,花已全開,每一朵都如碗口大,千層萬瓣的感覺。也正是這一朵兩朵的層層瓣瓣讓我長這么大第一次覺得牡丹有種打動人的氣質美,原來它的美不在皮相在氣質:端莊大方,雍容貴氣,還有種深藏不露的傲氣。傲氣和貴氣這兩種格格不入的氣質在牡丹這里卻奇怪地和諧著,若少了其中任何一種,牡丹也就失了韻味。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以前總認為只有人才有“氣質”、“氣場”,多看了牡丹兩眼,才發現原來自然界的花花草草也有氣質也有氣場。
牡丹的氣質里有種見多識廣的淡然,不卑不亢,平靜安然:你不來,我自綻放;你來,我迎你;你走我送你;不過分熱情,不過分冷淡;既不拒人于千里之外,亦不會親近如姊妹,這倒像是人中的豁達君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