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報出版社出版的由薩茹菲翻譯的弗洛姆《愛的藝術》一書中,弗洛姆用精神分析方法來闡述愛的藝術實踐。針對不同層次,不同程度的讀者,弗洛姆在書中回避艱澀難懂的心理學專業術語解釋提醒人們重視愛在人類生存中的重要價值。愛,并不局限于男女兩性的愛情,也介紹父母之愛,上帝之愛。愛的對象包括博愛,性愛,自愛和上帝之愛。總結起來,就是愛滿人間天堂。
弗洛姆的高度人文關懷,給我們對愛的理解和實踐找尋到一個合理的解釋。
愛是一種藝術。藝術就要求人們去主動探求和感受,也要有一個學習的過程。我們在生活中,學會愛自己,愛別人,愛生活。
作為一種實踐藝術,愛需要具備:遵守規范,專心投入,以及耐性三個條件。三者關系緊密,必不可少。
我們在生活中至少要遵守社會規范。離開規范和準則,一事無成。而我們不能為了規范而規范,而是要將規范潛移默化到生活中而不是抵觸反抗。
其次,專心投入是體會愛的藝術的重要條件。每一種學習過程都是要求全身心投入,無論工作,學習。在這個浮躁,高效的時代里,做到真正的集中,專心投入的也許很少。我們是否可以專心致志地看一下午的書?心平氣和地聽音樂?耐心認真地聊天?放松自在地旅游?
耐性對于很多事情都是必不可少的因素。“見多識廣”的人更能深刻體會“欲速則不達”的道理。浮躁中,我們只是和機器一樣被時間推著做重復無意義的勞動。耐心就是你可以停一下腳步,等一等你的靈魂。藝術的價值在于,可以再學習的過程中內化內心的美,充實心靈世界。愛,也是一樣。
成功的愛情從來沒有絕對的規則和信條。而愛情的本質是既要克服自戀,又要客觀理智思考問題,從而培養自己謙恭,理智和客觀性。你可以崇拜一個人,崇拜到把他神話,卻也要看到這光芒背后的真實。合理性崇拜或者可以說合理性信仰,就是將一種理性的幻想變成一種理論,在每一步中有堅定的信念作為支撐。“我們相信一種理念,因為這種理念是我們自己的觀察和思考而得出的結果。我們相信他人和相信自己一樣,同時也相信人類有著不斷發展的潛力,我們通過對自身的潛力發展過程的觀察和思考越多,我們的感受越深,我們的信仰程度越高。”
同時,當我們有了愛的信念,這時就該需要人的勇氣,冒險精神支持,也許需要有遭遇各種挫折和厄運的心理準備。世界上哪里有不勞而獲的成功?哪里有表白一次就成功的愛情?(筆者受到過萬點傷害)。只有堅定的信念做支撐,還要有厚著臉皮的勇氣,再加上不斷的表白,最后就有可能成功吧……我說的“有可能”,嗯,有,可,能。
寫到最后,完全由一個嚴謹的治學態度的論文寫成了逗逼文章!醉了……
最后一點(嚴肅臉),回到愛的藝術上來,愛,在于積極的活動。弗洛姆說“能夠做到既讓自己也讓別人不感到厭煩,那才叫真正的清醒——這也正是愛情的一個基本條件。”get到了基本技能了吧。最后引用書中的幾個觀點作為結語,也算是教乃們怎么撩妹子,表白成功的,好好學習一下吧。
“愛的能力需要人以專心投入的態度全力以赴,需要人保持清醒的狀態和活力,需要人具有旺盛的精力和耐力,而這些能力只能通過日常生活的許多其他方面創造性的和積極的態度的積累才能獲得。”
“如果愛意味著以博愛的態度對待所有人,如果愛是一種特殊的品格,那么,它必定存在于所有的人際關系中,而不僅僅只是一個家庭的小圈子中。愛的本質就是博愛。”
最后,弗洛姆還說:愛情終將能夠從一種零星出現的個別現象發展成為社會的普遍現象——正像一種合理性的信仰終將成為人類認識客觀世界的本質基礎一樣。
嗯!看吧,愛可是一種“合理性的信仰”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