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析詞后李清照與酒
中國文學(xué)源遠流長,是華夏歷史上一顆璀璨的明珠。就詩詞而論,當(dāng)人們徜徉其中的時候,可以說出一系列振聾發(fā)聵的名字。屈原、李白、杜甫、蘇軾、陶淵明......哪個不是文學(xué)大家,哪個不是開山鼻祖,其中有一名女性極其光彩奪目,她就是李清照。
這位生于宋朝的奇女子,貌美若仙,才氣逼人,在浩瀚的華夏詞章中,留下了屬于她自己濃墨重彩的一筆。
喜歡詩詞,尤其喜歡李清照的詞。大度的,不見脂粉氣,婉約的,女子更女子,她的詞,流傳不多字字珠璣,雄于閨閣不讓須眉。去年到山東半島旅游,專程去濟南趵突泉李清照紀念館瞻仰,對這位出生于齊魯大地才華橫溢的女詞人有了進一步的了解。再讀女詞人的作品,似乎在其中嗅出點什么,尋覓字里行間,詞里不斷出現(xiàn)酒與醉字,好像嗅到了縷縷淡淡的醇香。
女詞人生于名門世家。其父李格非進士出身,《宋史》中稱他“自幼俊警甚異”,年輕時就著有《禮記說》數(shù)十萬言,曾出任冀州司戶參軍,鄆州教授等職,后官拜太學(xué)博士、禮部員外郎。他娶了宰相王珪長女為妻生下李清照,這樣的世家千金,當(dāng)然是孔孟之道熏陶,詩書達理中長大。可惜她三歲喪母,但先天聰慧的她,無疑在幼年得到了很好的教育。李格非是學(xué)者型官員,他的才學(xué)得到了當(dāng)朝大文學(xué)家翰林學(xué)士蘇東坡的賞識,黃庭堅、秦觀、晁補之、張耒,被世人稱作‘蘇門四學(xué)士’,李格飛與當(dāng)時的廖正一、李禧、董榮一起,被稱為后“四學(xué)士”,可見他的文學(xué)造詣之深。
李格非的藏書多與文人的交往也多,他從不限制女兒對書籍和往來文學(xué)信札的閱讀,他自己寫的文字更是成了女兒寫讀的初始臨摹。李格非在擔(dān)任校書郎時寫過一部《洛陽名園記》。其中寫了唐朝名園的興廢,與唐一代的興亡關(guān)聯(lián),頗具士大夫強烈的社會責(zé)任感。李清照把父親的這篇文字背得滾瓜亂熟,隱隱對當(dāng)朝徽宗皇帝修艮岳有了一絲擔(dān)憂。這年,李格非因公務(wù)去了一趟南方,見到了好友張耒,拿回了張耒寫的一首《題中興頌碑后》的七言古詩。
‘中興頌碑’是湘江支流浯溪石壁上的摩崖石刻。上面刻有唐代著名文人元結(jié)作的《大唐中興頌》,元結(jié)的這篇頌文認為安史之亂后大唐可以中興了,此文后經(jīng)著名書法家顏真卿書寫刻在了石壁上。該石刻被人稱作文、書、崖‘三絕’的名勝,張耒的這首詩,就是觀浯溪中興碑后寫成的。詩人歌頌了郭子儀等人再造唐室的功績,發(fā)出了“百年興廢增嘆慨,當(dāng)時數(shù)子今安在”的呼喚。
李清照無意間讀到了父親和名士的這兩篇詩文,這位十七歲的女兒家反思歷史,懷著憂國憂民的強烈愿望,寫出了與這兩首詩篇的和詩。詩中剖析了安史之亂的根源,對唐玄宗統(tǒng)治集團和一班諂媚誤國的佞臣權(quán)奸給與了鞭撻。
“五十年功如電掃,華清花柳咸陽草,五方供奉斗雞兒,酒肉堆中不知老。......君不見,驚人廢興傳天寶,中興碑上今生草,不知負國有奸雄,但說成功尊國老。......奴輩乃不能道輔國用事張后尊,乃能念春薺長安作斤賣。”
李格非看罷女兒的詩倍感驚訝,雖知女兒愛讀書寫詩,但如此有見地的詩詞在當(dāng)朝都很少。于是,他加上了諸如現(xiàn)在的編者按,送給詩友傳閱。
詩壇轟動。禮部員外郎李格非家出了少女詩人的消息傳遍京都汴梁。
汴京是繁華的大都市,李清照少年時期的生活也是富足的。歌舞升平的當(dāng)朝流行一種文體叫詞,詞,是區(qū)別于詩的另種文體。李清照出生在這個年代又有詩歌創(chuàng)作天賦,必然在這個時期展現(xiàn)才華。早她在和父親與名士的詩之前,她的詞作品就有面世,最著名的要數(shù)《怨王孫》與《如夢令》,少女的開篇驚世詞作,就開始與酒、醉有了密切的聯(lián)系?!度鐗袅睢穼懙氖牵?/p>
“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爭渡,爭渡,驚起一灘白鷺?!?/p>
多美的景致,多好的心情,喝得盡興坐船回家,竟然沉醉不知歸路,這個貌美如花的李清照,也忒不注意淑女形象了。當(dāng)然,按釀酒的歷史來講,明朝才開始有白酒,試想同朝的好漢武松,動輒豪飲八大碗,假如是高度的白酒怎生了得,再大的酒量也承受不起。那時的酒原則上是黃酒,家家可自釀,喜慶可佐餐,大戶人家頓頓喝酒也再正常不過。李清照少年喪母加之父親溺愛,喝點小酒本不應(yīng)算什么。
女大當(dāng)婚。李清照的夫婿也是官宦人家。其公公趙挺之進士出身,做過登州教授、德州通判,后任禮部侍郎官至右相。夫婿趙明誠是其家三公子,聰穎俊秀,太學(xué)讀書愛好金石收藏。他非常欽佩李清照的才華,看似無意實則有意常到李格飛家拜訪討教。一次,在候見的時候,無意看見了剛蕩罷秋千的李清照,見有生人,她慌忙躲閃,連鞋子也沒穿疾走,但是二人的目光還是碰到了一起,羞得李清照拿起門邊的杏枝假裝嗅聞?chuàng)跄槨S谑?,后來有了李清照的一首新詞《點絳唇》:
“蹴罷秋千,起來慵整纖纖手。露濃花瘦,薄汗輕衣透。見客入來,襪刬金釵溜。和羞走,倚門回首,卻把青梅嗅?!庇星槿私K成眷屬,趙明誠與李清照夫唱婦隨,過上了人生最美滿的一段生活。
一天傍晚刮起了大風(fēng)還夾雜著大雨點,丈夫上太學(xué)十天半月才回家一次,新婚不久的李清照輾轉(zhuǎn)難眠盼著丈夫回家,于是,喝了點酒昏昏睡去。清晨起來風(fēng)歇雨住,慵在枕邊的李清照問丫鬟,一夜的風(fēng)雨,院里的海棠花怎樣了?丫鬟答道,還是老樣子。不對吧,你再仔細瞧瞧,李清照略顯不快。待她洗漱畢親自觀賞后,睹物思情走筆填詞,一首‘調(diào)寄如夢令’一揮而就:
“昨夜雨疏風(fēng)驟,濃睡不消殘酒。試問卷簾人,卻道海棠依舊。知否,知否?應(yīng)是綠肥紅瘦?!?/p>
上太學(xué)的丈夫回來了。每次回來,趙明誠總是會給李清照買些零食,補憾嫁到趙家以后少女的饞嘴,同時顯擺新買的金石字畫與妻子一同欣賞。每次回來也總是索要妻子的新作品評,看到李清照的這首新詞,看到‘綠肥’‘紅瘦’葉、花形容,打心底里佩服妻子的才氣。
宋朝有過短暫的繁盛,有過清明上河圖描繪的勝景。大宋朝有過王安石變法的經(jīng)歷,有過因變法而受株連的朝臣,如果說宋東坡首當(dāng)其沖,那么他的弟子們吃掛落兒也是在所難免。李清照的父親李格非、公公趙挺之也因政見各異得到了天壤之別的待遇,可嘆最后都成了政治斗爭的犧牲品。趙明誠因其父也經(jīng)歷了幾日的牢獄之災(zāi),他們小兩口的好日子也就到頭了,慘戚戚輾轉(zhuǎn)到夫家的古宅青州屏居。這期間倒是能靜下心來過幾天清貧安逸的日子,李清照在詞作上也有所創(chuàng)新,趙明誠則不時離家外出尋覓收集金石,豐富自己的《金石錄》。李清照思念丈夫,情孤人瘦,寫出了愁緒《一剪梅》:......
“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閑愁。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p>
寫出了《鳳凰臺上憶吹簫》:......
“香冷金猊,被翻紅浪,起來慵自梳頭。任寶奩塵滿,日上簾鉤。生怕離懷別苦,多少事,欲說還休。新來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p>
寫出了《醉花陰》:......
“東籬把酒黃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fēng),人比黃花瘦。”
這種飲酒相思悲情別離的日子結(jié)束了,更大的苦難開始了。
如果把國恥聯(lián)系到中國的歷史,北宋的‘靖康’無疑被選中。金兵入侵民不聊生,賣國求榮佞臣當(dāng)?shù)?,賠款割地皇帝被擄。以莫須有罪名被殺害的抗金英雄岳飛在其《滿江紅》中發(fā)出了“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壯志饑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的泣血長嘆。
李清照與岳飛是同時代人,國破安得家存。雖說丈夫趙明誠有過幾次做官的經(jīng)歷起伏,但夫妻攜著收集的金石字畫顛沛流離成了常態(tài)。丈夫的仕途亦隨著戰(zhàn)事的走向或罷免或出任。就在一次頂著烈日匆忙上任的路上,趙明誠累倒得了急病。李清照得到消息后心急火燎的坐船一路急趕,雖說與相濡以沫的丈夫見了一面,但丈夫的病情已回天無力。李清照在后來的《金石錄后序》中作了十分生動感人的描述。"八月十八日,遂不起。取筆作詩,絕筆而終……"從此,李清照開始承受國破、家亡、夫死的劇痛。金兵勢盛,她不得不加入到逃亡的人流中,流離浙東,客寓臨安,避亂金華,定居杭州。這期間她還得了一場重病,經(jīng)歷了一次短暫而又痛苦的婚姻,心靈再次受到嚴重打擊。
日子慢慢的平緩了,但李清照的心碎了。這階段她寫的詞哀婉、沉痛,借酒消愁,一首《憶秦娥》......
“斷香殘酒情懷惡,西風(fēng)吹襯梧桐落。梧桐落,又還秋色,又還寂寞?!?/p>
《鷓鴣天》寫到......
“秋已盡,日猶長,仲宣懷遠更凄涼。不如隨分尊前醉,莫負東籬菊蕊黃?!?/p>
《菩薩蠻》寫到......
“故鄉(xiāng)何處是,忘了除非‘醉’,沉水臥時燒,香消‘酒’未醒?!?/p>
一首堪稱絕代的《聲聲慢》更是滿懷惆悵道盡晚年凄涼。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三杯兩杯淡酒,怎敵它,晚來風(fēng)急。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
???? 李清照老了。在一首《臨江仙》中,她感覺“......人老建康城。感月吟風(fēng)多少事,如今老去無成。誰憐憔悴更凋零。試燈無意思,踏雪沒心情?!奔词乖谠古笥严嘌浣炙仓x絕了。一首《永遇樂》寫到:......“來相召,香車寶馬,謝他酒朋詩侶?!崩钋逭者B酒也不想喝了。
???? 一代詞后李清照就這樣默默的老了,老了。據(jù)傳,她享年近古稀,是葬在西子湖畔還是錢塘江邊,不得而知,真的是沉醉不知歸路了。
文字與酒結(jié)緣數(shù)不勝數(shù),詞后愛酒情理之中,詩仙李白斗酒詩百篇,詞后酒后出靈感又何嘗不是呢。
詞后千古。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