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還記得你最近一次向父母發脾氣是在什么時候什么場合因為什么原因嗎?還記得父母當時的的隱忍包容與沉默嗎?還記得自己之后的愧疚不安與自責嗎?
? ? ?當我們還是嬰幼兒的時候,所有的喜怒哀樂是完全展現在公眾的視線之下的,和我們接觸最多的父母,自然承擔了照顧我們所有情緒的角色。
? ? ?可是長大以后呢?當我們知道隱藏自己的情緒和心思后,為什么還是向最愛的父母歇斯底里地發脾氣?或許有很大一部分人說,父母是自己疲憊時休憩的港灣,是安全線以內的人,不論怎樣胡鬧或者傷害都不會離開自己的人。
? ? ?是理由嗎?是。是你理所應當發脾氣的理由嘛?扯淡。
? ? ? S小姐是我認識的性格沖動、脾氣火爆的朋友之一。從小到大,跟父母鬧情緒的頻率實在太過頻繁。而S的媽媽年輕的時候性格也格外沖動,很難理解S莫名其妙的惱火,覺得自己的女兒不可理喻,于是火星撞地球的場景數不勝數。但隨著年紀的增長,S媽媽已經蛻變成一個非常和藹可親又善于包容的女人,但是S并沒有跟上她媽媽的節奏,依舊莫名其妙的發火。
? ? ?有一次和S聊天,問她為什么對父母會有那么多的脾氣。她說,我對其他人都很有耐心,但唯獨對父母沒有。同一個問題,我可以向別人解釋三遍四遍五遍,但是在父母這里解釋第二遍就怒形于色。我笑了笑,心想如果你和父母的角色交換一下,恐怕你現在連話也不會說,路也不會走了。因為教小孩子說話走路是非??简災托牡囊患虑?,倘若你三兩遍沒學會,父母怒斥后離你而去你會如何。S又接著說,還有很多時候發脾氣時恰是因為他們太愛自己或者自己太愛他們。我表示不解。
? ? ?S說,很多時候,父母關心過多,嘮叨過度,于是自己的火爆脾氣就按捺不住了。也有很大一部分時候,自己太關心父母,所以忍受不了他們的犧牲而發脾氣。還有些時候,自己就是莫名的煩躁,覺得父母理所應當地為我們的負面情緒買單。這時候,只要看見父母,就開始各種挑剔,如古堡里難以伺候的女王。
? ? ?我問S,那你有認真考慮過你父母的感受嗎?S哭笑不得,說每次發完脾氣看著父母無辜的樣子,當時是瀟灑的轉身離去,但其實內心都非常的后悔和愧疚。
? ? S的影子多多少少在我們身上重現,我們總是將所有的積極情緒傳遞給陌生人,卻將所有的負面情緒都拋給父母,還假裝看不見自己造成的傷害。于是我開始思考,怎樣才能改變這種畸形的行為。
? ? ? 首先,思考自己為什么會有那么多的負面情緒?
? ? ? 心理學上把焦慮、緊張、憤怒、沮喪、悲傷、痛苦等情緒統稱為負面情緒。不可否認,人活于世,只要存在七情六欲,自然也就存在這些所謂的負面情緒。但是為什么有的人能夠通過采取轉移注意力、分析自己的思維等措施很快調整,可有的人就像深陷泥潭不得而出呢?答案很明顯,你沒有行動。當負面情緒如洪水泛濫時,你并沒有修筑堤壩,而是任由洪水侵入心房。為了不被憋死,你只能打開一個閘門,所以你將那扇閘門推給了最愛自己的父母。
? ? ?其次,再思考,當你將洪水的閘門推向父母的時候他們怎么辦?
父母有多無辜你比任何人都清楚。當你將所有的負面情緒向他們潑灑去時,他們沒有半點怨言。誠然,心理難受,憋屈,但是想到是自己的孩子啊,便也能夠諒解,縱然萬般委屈也無半點怨言反而還會過來安慰你。但是他們的負面情緒呢?他們的出口呢?你若擁有最基本的同理心,你便會發現父母其實也是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人,并不是你小時候腦海里的天。他們同樣擁有你一樣的負面情緒,但他們從來不會朝你發泄,還要免費承擔屬于你的那份。也就是說,他們要承擔雙倍的負面情緒。你自然知道負面情緒帶給你的影響,你之所以拋向父母,是因為你難受,你憋屈,你無力承擔,那承受雙倍的父母的感受呢?
? ? ?中國人自古講究孝道。每逢母親節父親節,各大網絡平臺上面都是鋪天蓋地的祝福語。只可惜,大多都是虛的!光是真正做到“別再把自己的負面情緒拋向父母”就足以敵過你洋洋灑灑寫的高歌父愛母愛之偉大的長篇大論了!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