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年的高考結束,距離當年我參加高考已經6年了。現在,我已經從大學畢業,參加工作兩年,幾年的生活經驗讓我對高考有了新看法。
在上大學之前,有多少高中的學子夢想著大學的生活,在他們眼里,大學有溫馨的社交場所、新奇的社團組織、各種各樣特色的活動。等到他們真的到了大學才發現,理想與現實的差距是如此之大,一個男生最常干的事,不是去參加什么社團活動,也不是去和其他人聯誼,而是在寢室穿著褲衩和室友一起“擼啊擼”。
不過這種落差倒不足以使人感到絕望,方便面的包裝上不是也經常寫著一句話嘛:圖片僅供參考,具體以實物為準。
但從小城市到大城市的落差感卻讓我的心情十分沉悶。初中的時候,父母告訴我說等到考上高中就好了;高中時,父母告訴我說等你考上大學就好了,等真的到了大學,我才發現,曾經那個自負的不可一世的自己變得如此的不堪一擊。
當我第一次走在武漢這座城市的街頭時,我深切的感受到了我和這座城市距離,它根本就不屬于我。在我的生活的小縣城里,沒有如此多的車,沒有大商廈,走在街上,你甚至感覺不出來自己和別人有什么差別。可到了這里,一切都變了,街上每座豪華的寫字樓都,每個精心打扮的人,都好像在向我說明他們是多么的厲害,而我則像個頭一回進城的“大姑娘”一樣小心翼翼的審視著周圍的世界。
高考結束了,考上大學了,我卻在這座大城市巨大的氣場下徹底的輸了。我甚至不相信自己可以在這個城市里活下去,我第一次感受到了貧富的差距,也是第一次嘗到了可望而不可即的滋味。
往后的日子里,我無時無刻不在和自己的自卑心理作斗爭,也曾因為自己的言辭激烈而傷害了不少的人,由于周圍朋友們的包容,我漸漸找到了自己的位置。當里找到了自己目標,明白了想要成為什么樣的人后,那些外在的東西就很少再引起我心理的巨大波動了。這是我成長的第一步。
慢慢的四年大學生活結束了,該自己去找工作了,我相信這對大多數人來說又是一段痛苦的經歷。
曾經的父母、老師總是教育我只要取得好成績就一定能考上一個好大學,上了好大學就會有好工作,上大學之前,我一直是這么認為的。后來,我才明白,家世、人脈、眼界、社交能力等等甚至比你是哪一所大學畢業的更重要,除非你讀的大學好到人盡皆知。
到這里我不得不承認,高考的作用真的沒有想象中的那么大,對大多數人來說,只不過是貼了一個本科或者大專的標簽罷了。
十幾年的應試教育告訴不停地告訴我們,每一道題都會有一個標準答案。它讓我們對生活的判斷極其片面,一件事不是對的,它就是錯的;一個人不好的,他就是壞的。曾經我也多少次苦苦的追問,到底什么才是對的?什么才是好的?到頭來,才發現人和社會是那么的復雜,好與壞之間的區分的根本沒那么清楚,好壞的轉換也就在毫厘之間。
高考最令人絕望的是:一個難以打破的輪回。多數人人畢業后,在父母的強烈的要求下,馬上就要結婚生子,孩子又要從兩三歲開始接受良教育,隱隱約約的又看了十多年后高考的影子,漫漫的高考路好像又要開始了。每一代人,日復一日的辛勤工作竟只是為了重復這個輪回,這種生活怎能不讓人感到絕望。
可面對生活的絕望,要怎么辦呢?是放棄自己還是隨波逐流?這都不是一個好的態度。雖說高考后的生活充滿了抉擇與痛苦,可從客觀的角度來說,它確實給了我這群人一個機會,給了我打破自身命運的機會,是它給了我一張入場券,讓我可以接著往上走,即使這條路上充滿了絕望。
從家鄉的小縣城到大都市,從純情的校園到復雜的社會,我這一路走來,艱辛無比,但我依舊還在堅持。我感謝那年高考給了我這張入場券,讓我有機會可以走出自己的圈子,結識到不同層次的朋友,看到更廣闊的風景。
更多文章可以關注我的微信公眾號“大飛隨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