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首歌這樣唱:
阿門阿前一棵葡萄樹
阿嫩阿嫩綠地剛發芽
蝸牛背著那重重地殼呀
一步一步地往上爬
阿樹阿上兩只黃鸝鳥
阿嘻阿嘻哈哈在笑它
葡萄成熟還早地很那
現在上來干什么
阿黃阿黃鸝兒不要笑
等我爬上它就成熟了
這首歌常被用來教育未雨綢繆、活著遠景思維什么的
但是不知道有沒有人想過,如果蝸牛爬錯了樹,或者這棵樹在夏天被雷劈了,那蝸牛爬上去能干啥?
會不會活活餓死?他發現了錯誤之后,有沒有改正的機會?
窮人是蝸牛,富人是黃鸝鳥。
窮人窮極一生所要追求的,不過是穿衣飽飯,老婆孩子熱炕頭。
而富人,則有不一樣的選擇,翱翔天空或者低頭啄食,不憂慮溫飽才有追求生活品質的念頭。
窮人想活下去,最少的風險是做農民或者工人,一個月四五千溫飽足以,如何求得生活質量?生存罷了……
付出一定有收獲的工作,任何風險他們都擔不起。
我們的生活,從出生那一刻,就有了一條大概的軌道。
人窮志短,馬瘦毛長
舍得一身剮,敢把皇帝拉下馬
都是在日子徹底過不下去的時候,才會發揮作用。
古往今來,但凡農民還有一口飯吃,但凡乞丐還能討到食物,但凡混混兒、流氓還能吃飽穿暖裝大爺,生意人還能在交完苛捐雜稅之后,剩下一點兒利潤,他們就都不會造反。
畢竟代價太大。活著,是終極的追求。
鮮衣怒馬、寶馬香車,想想就好,讓他們賭上自己的所有的積蓄去做一件成功率幾乎為零的事兒,太難。
但這不怪他們,畢竟他們的身后,還有一個家,幾個人。
你敢拿著爸媽一生的所得去創業嗎?
都說你一無所有你怕什么,大不了重頭再來!呵呵,對于窮人真的是這樣嗎?
當你終于攢下點錢的時候,也早就過了做夢的年紀。
那時候的你,供著一套房,養著一輛車,家里有一位妻子、丈夫,或許還有一個孩子,你也要為他的未來著想,讓他上好一些的學校。
有錢人的創業,賺就賺了,賠就賠了,不過是一輛車而已,丟了這輛,家里還很多呢。你呢?是一個家庭幾十年的積蓄。
要你拿父母、自己、兒女的一生做賭注,你敢嗎?
18歲生日那天,我拿著身份證,去福利彩票站買了一注彩票,兩塊錢。
我幻想著,想用18年攢下的運氣,換一個頭等獎,500萬。我甚至想好了這筆錢要怎么花:
留下100萬給爸媽,在家鄉那個六線小城市里,足夠他們余生的開銷
花100萬開家書店,給那個小城市留一個能安心讀書的地方,要知道,直到現在,那里都沒有圖書館
買100萬的股票,靠炒股不斷增值,養活自己
用100萬買兩套房,租出去,讓爸媽收房租;花100萬環游中國,住五星級酒店。
若干年后的某一天,我把當時的想法告訴了老板,他問我,你都敢炒股,為什么不敢創業呢?你的想法和執行力都不錯。
我說,窮怕了。
我想做個有錢人,我知道怎么花錢,我也知道有了錢之后,怎么讓錢生錢。但是本金呢?從哪兒來?
資本的原始積累是無比漫長的,在這個階層近乎固化的社會里,每往上爬一步,都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
而三代貧農的我,積累近乎于無。而我的唯一一條道路,就是XXXX
習慣了燈紅酒綠,就不會想回歸寂靜。所以我努力工作、賺錢,拼命想淘金
因為我知道,窮,就是原罪。
那些雞湯大師知道你怕窮,知道你想要有錢,知道你想過著萬人之上的生活,
所以他們總是對你說:“放手一搏吧,沒有夢想你跟咸魚有什么區別。”
可他們所講的故事,都有著幸存者偏差。
十萬個創業者之后,有十個成功了,有一個成了馬云。
于是他被拿出來,作為“全民創業”的榜樣,而剩下的九萬九千九百九十個還掙扎在債務深淵里的人,都被無視了。
你覺得你會是萬分之一嗎?
我們都不是天選之子,我們都是掙扎在溫飽線、小康線上的普通人。
有時候我想是不是應該挑戰一下法律邊緣謀得黃金萬兩。。
我該怎么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