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娃買菜,你試過這招嗎?

家里需要買菜了,我想著要帶七歲兒子和四歲女兒去鬧哄哄的菜市,有點頭大。買菜這件事,能不能變得有創(chuàng)意一點呢?

我一邊做家務(wù)一邊思考,沒過多久,一個想法就冒出來了。我趕緊找來紙筆寫下來,做了兩張小卡片,放進(jìn)一個錦囊里。等孩子們午睡起來,就可以實施了。

下午三點他們陸陸續(xù)續(xù)醒來了,暈乎乎的坐在床上,我這個興奮的媽媽迫不及待展示了錦囊妙計:“孩子們,下午咱們要完成一項買菜行動。每個人抽一張卡片,然后照著卡片上的菜品去買,媽媽會給你們一人十塊錢。現(xiàn)在就拿著~”

兩個孩子眼睛都亮了,趕緊抽取了各自的行動卡,和十塊錢一起緊緊捏在手里。

買菜行動任務(wù)清單


買菜行動隊很快來到了菜市場,哥哥走到一個菜攤子前,很鎮(zhèn)定的問:“四季豆多少錢一斤?”

賣菜阿姨說:“三塊。”

哥哥說:“來一斤。”

阿姨扯了一個口袋往里面抓四季豆,哥哥看到旁邊有玉米,又問:“玉米多少錢?”

阿姨說:“三塊五。”

哥哥問媽媽:“我們要幾個?”

媽媽說:“三個吧!”

哥哥大聲說:“要三個玉米。”

阿姨稱了四季豆和玉米,說:“四季豆四塊錢,玉米四塊五,一共八塊五。”

哥哥把十塊錢遞過去,阿姨問:“我要找你多少錢?”

哥哥低著頭掰手指計算,媽媽說:“一百減去八十五等于多少?”

哥哥抬頭看媽媽:“十五。阿姨你要找我十五塊!”

周圍賣菜的人都笑起來了。阿姨說:“不是十五,是一塊五。”

哥哥也笑了,他的菜都買好了,任務(wù)完成了。妹妹還沒有開始行動呢!

妹妹牽著媽媽的衣服,好像有點害怕。

媽媽鼓勵她說:“沒事兒的,那邊有黃瓜,你去買一下吧!”

妹妹慢慢的走過去了,她把手放到黃瓜上,問:“多少錢?”

賣菜叔叔指著旁邊的牌子說:“這里寫了,兩元。”妹妹就把錢遞過去了。

哥哥和媽媽連忙把她的手拿回來:“黃瓜還沒買呢,買了再付錢!”

媽媽說:“挑胖黃瓜買,好吃。”妹妹就選了四根又長又圓的黃瓜。付錢,找錢,又去另一個菜攤子買土豆。

哥哥妹妹的買菜清單都完成了,手上還有兩塊多的零錢。媽媽建議他們又買了一個又圓又紫的茄子,剛好把手上的錢花光了。

兩人提著自己的菜回家了。媽媽說:“這一周我們就要吃你們倆買的菜了,肯定特別好吃。等下爸爸回來一定要給爸爸說一下,兩個孩子都會買菜了。”兄妹倆好得意。

作為買菜行動的策劃人,我也好開心。原本是平常的買菜,經(jīng)過一些創(chuàng)意加工,居然可以變得這么好玩。原來菜市場也可以變成孩子們的游樂場、數(shù)學(xué)教室和社交場合,而且我們是玩!真!的!

通過這件小事,也印證了一個事實:生活中不是缺少趣味,而是缺少一雙發(fā)現(xiàn)的眼睛和一雙行動的手腳。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quán)歸作者所有,轉(zhuǎn)載或內(nèi)容合作請聯(lián)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由作者上傳并發(fā)布,文章內(nèi)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fā)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