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7-18 文/莊園
圖/游莊喆原創插圖
窗外炎炎烈日,蛙聲,鳥叫,蟬鳴蜂擁而至,它們是夏日里最潮流的禮贊。一直不喜歡夏天,一入夏,人就變得困倦疏懶,背上泅濕一片。
因不適靜養于家,烘培喜歡的糕點,泡一杯好茶拌一本好書,好茶,有苦澀,但很快會化開,留甘甜在喉。讀書,與天地精神相往來,便覺得人生在這一刻是自己的,醇厚,飽滿,有滋味。
隨著年歲增長,對家的眷戀更是與日俱增,連旅游都感覺漂泊。頂著大大的烈日輾轉遷徙于別人的地方,與我是一種苦旅。有個朋友對我說:你閱書那么多,需要出去走走。我卻步于酷暑舟車勞頓的苦不堪言,喜歡獨坐,長久的端出一個令自己舒服的姿勢,享受著草木葉漿的香甜。
耿帥有這樣一段話:聽很多朋友說過歸屬感的意義,無非就是一個房子,有大床、有沙發、有很多書、餐盤、簡單的衣物。在房間里看書,照顧陽臺上的花草,在廚房里做飯。可以喝醉,可以哭泣,可以放下所有的尊嚴和榮辱。這樣的房子叫做家,標記著所有歸屬的氣息。
家是個有煙火氣有愛的地方。愛近了,煙火氣就濃了,幸福就滿了,家里有了煙火氣,家里人的心才是暖的,踏實的。廚房有煙火,客廳有笑容,臥室有擁抱,愛人跟你一餐一飯,你跟愛人一顰一笑。這就是最簡單最富足的幸福。
質樸的灰色系沙發和布藝窗簾,柔和舒適的木地板,大大的落地窗讓光亮肆無忌憚闖了進來。在這樣一個舒適的客廳,窩在沙發上看看書,累了打個盹。9歲的兒子在旁邊嬉戲,偶爾會停歇陪著我閱讀還會講講故事,這個小暖男給了我無數的喜悅。
兒子寫過這樣一篇家的作文:爸爸的工作很忙,但每個周末他會騰出一天的時間陪我,早上,他會帶我去游泳。中午我們會一起愉快用餐,他會跟我聊聊學習和運動,還教我要做一個有擔當、有責任的男子漢,他說:一個男人,可以不用才高八斗、學富五車,但是一定要有自己的一技之長。雖然我對爸爸的話一知半解,但能跟爸爸這樣談心,我感覺自己長大了。晚上,他會帶我去騎小黃車,我們穿行在臺灣路古街,累了停在路邊嘗一碗蓮子圓。他們教會我堅強,于是我不懼挫折。他們讓我成長,于是我展翅飛翔。他們給了我力量,讓我無所畏懼。爸爸媽媽給了我一個溫暖的家。
工作狂的先生也提著菜籃子放慢了腳步。本來對公司事無巨細親力親為的他,也在我這猝不及防的不適中,放下工作給予鞍前馬后暖暖的關愛。女兒和爸爸一起就著網上課程學習煲湯,手忙腳亂的父女把廚房搗鼓得一片狼藉。
m喜歡來我家,每次一進門她就說有個熱氣騰騰的味道,煙火的味道。她常常抱怨,說她好像結了個假婚,家里永遠冷冷清清,心里總是空空落落。兒子說他很幸福每天都可以一家人其樂融融享受晚餐。人老心不老的媽媽永遠有嘮不完的碎碎念。
懷念童年時村莊上空那裊裊升起的炊煙,傍晚時分盤旋在房屋的脊梁上,飄蕩在樹梢的鳥巢旁,最后都凝聚成片片朦朧的煙霞。炊煙里有麥子的香味,還有母親殷殷的目光和不盡的溫暖。紅妹說在她老家,有個90多歲耄耋老人在70多歲兒子出門時,總會叮囑:狗兒,晚上早點回家吃飯。兒子感慨活到這個年紀了還有媽可以喊著‘’狗兒‘’,那份溫暖的幸福早已沁人心脾。
這個世間,各自生活種種,有人把外出旅行當作歡愉,有人把得到貴重的禮物當作幸福,還有人把靠近崇拜的人當作榮光……每個人都在自己的境遇下,歡喜憂愁,冷暖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