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未認真思考過夢想和理想這兩個詞的區別,從字面上來看,前者為夢中虛無縹緲的情節,難以觸及卻十分美好;后者有一定邏輯思維的道理,遵循某些規則總是能夠看見。不管是理想還是夢想都是可以實現的,不同的在于每個人的心理狀態。
于娟寫三十歲生日感言時說,她在二十歲時遙想三十歲,應該如楊瀾般雍容而知性,穩重成熟、斯文端莊、容裝精致、生活優雅。她是不是天秤座我不知道,我想象里我的三十歲也應該是知性優雅、從容不迫的,這于我有些觸不可及,但我覺得她就在那里。
今天二十一周歲了,從一九九五年閏八月初十(10月4日)來看,還差一個月,但是我們過農歷生日習慣了,有時候自己的農歷生日會撞在國慶,有時又會撞在九月初,這次撞在了教師節,也蠻有意思。
15歲時,我想:18歲的成年禮,我要去海邊。
19歲時,我想:20歲的分界線,我要有一次長途旅行。
我期許著我的成年禮,激動的踏過20這條分界線,當第一次看見大海,第一次看見大山和信仰,又過了一年,這些記憶都永恒的留在了我的腦海里,我依稀記得14、5歲時叫嚷著18歲我要去海邊,19歲時激動的準備著一次長途旅行,今年我淡定了。
這個時候我感覺再也沒有期許的了,剩下的都是有邏輯思維往前走的理想。三十歲離我有點距離,二十五歲在我看來也沒什么可激動的,小孩子總盼望著長大,真的長大了就該換一種操作系統了罷,根據李笑來老師的說法:7年就是一輩子,我要開始第四輩子的人生了。
生命在做減法,也在自己身上做加法,某本書里說人之所以年紀越大越覺得時間過得越快,是因為小孩子看這個世界都是新鮮的,大腦不停在記憶,就會感覺時間過的很慢,而成年人對這個世界已經很熟悉了,大腦也就不再不停地記憶,于是就感覺時間快了。舉個例子,比如放假時你在家里呆了5天,無所事事,你會感覺時間過的很快吧,如果這5天你出去旅行了,見了很多稀奇古怪從前沒見過的東西,一定會覺得這個假期特別充實。
有了對人體的認識,做事就更加有了根據,這一輩子我要清醒的活著,知識改變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