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發自簡書App
安全感、找媽、全能自戀、中國式好人、共生主義等很多的專有詞都出于“巨嬰國”里。
當然會有很多人看到這些覺得刺眼的詞時,會心生出一些其它的想法,覺得咱們平時就會污蔑國人。這個并不是個例,我把這本書介紹給同事時,她還說聽到這個名字就覺得不舒服。
我覺得剛好相反,書中的一些概念和內容,可以平時對照于自己的思維和行為,看看自身有多少巨嬰的影子。把自己當成別一個人,去了解和認清自己。更理性的去了解自己的行為和想法,從而做出改變,成就更好的自己。
當然在看的過程中,會認識到自己的控制欲很強,比如:在平時的生活中,朋友約我去吃飯,朋友是主場時,當知道朋友的時間和地點沒有規劃,我就會有點崩潰的感覺,很容易發怒,要不就會抱怨。
當然還身邊很多人也會這樣,如安全感。聽過很多女生說,自己沒有安全感,所以想找一個男生能給自己安全感,能照顧好自己。這種把自身缺乏的東西寄托從別人身上找,本身就很不可取,所以周圍有很多的女生,在婚后的生活中,特別是有了小孩以后的,就好像變了一個人一樣,成為全能形的女性,和婚前柔弱變成婚后的強悍形成的強烈的對比。好大一部分是能過婚姻找到安全感,結果很失望,所以讓自己很強悍,來給自己安全感。
這些事情在我們的生活中要九牛一毛。書中說:中國人的普遍心理年齡都在1歲以前,就說明很大一部分中國人中是身體成年了,心理還在嬰兒時期。所以在我們的生活中,還會比例子中發生更多更復雜更極端的事情了。
可見一個人很好的認清自己的思維和行為有多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