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自己交易體系,但不執行,或執行力度較小,那和紙上談兵有什么區別?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
好比軍隊,若沒有嚴格紀律限制,懶惰、隨意等人性弱點暴露無遺,戰斗力能提高嗎?
市場生存,同樣如此,遵守以下基礎3條紀律是盈利的保障。
1、止損:
每次交易都有邏輯。即為什么要買這一只股票,什么價位買。事先已經有自己的想法,然后根據這個邏輯去實施。
但每個人都有可能判斷錯誤,當股價走勢出現明顯變化,虧損已經達到心理承受底線。此時賣出股票,控制虧損范圍行為稱為止損。
主要包括時間止損、空間止損、指標條件止損等三種方式。
時間止損:在一定時間周期內,預測股價上漲至XX。買入之后,股價走勢不及預期,而直到己看好的時間節點仍然沒有出現行情,此時在周期末止損就叫時間止損。
空間止損:每次交易,都有上漲盈利空間預期(機會)和下跌空間承受范圍(風險),這個比例叫做機會風險比。
當比例大于1,理論上大概率賺錢。而實際操作中,考慮市場環境等因素影響,機會風險比大于2賺錢概率更高。
空間止損分為兩種情況
第一種:當股價跌破提前設定的固定股價,就要強制賣出;
第二種:當股價跌幅達到3%(也可以是5%、10%根據自己心理承受范圍設定),強制賣出。
指標條件止損:買入后,如出現10日均線下穿5日均線等(自己參考體系出現賣點信號),則不管盈虧強制賣出。
止損就是根據“鱷魚法則”制定來保護交易者。鱷魚吞噬獵物時,獵物越掙扎,鱷魚收獲就越多。假定鱷魚咬住你的腳,如果你用手臂試圖掙脫,那么它的嘴巴便同時咬住了你的腳和手臂。越掙扎,陷得越深。所以,一旦鱷魚咬住你的腳。牢記:惟一生存機會犧牲腳。
同樣在股市中:當知道犯錯誤時,立即了結出場,不要抱有僥幸心理!賣出冷靜下來后,重新梳理該股票的交易邏輯。
2、止盈
即目前股價在買入價上方,由于時間、空間、指標條件等達到預期,從而賣出,落袋為安的行為稱為止盈。
止盈與止損方向相反,但原理類似,也主要分為時間止盈、空間止盈和指標條件止盈等三類,這里不詳細闡述。
3、倉位管理
個股層面,預測上漲和下跌空間比例稱為機會風險比。同樣,在大盤和板塊層面,機會風險比有個具體名稱叫做倉位管理。
具體表現是,在不同市場環境下,如何平衡機會與風險的關系,即持倉股票和持有現金比例、各板塊持倉狀況等。
倉位管理目的是防止隨性買賣,控制賬戶市值風險。
……
以上列舉的是最基礎紀律,后面根據自身經常容易出錯造成虧損情況添加紀律,以規范自己交易行為。
紀律的存在就是為了避免人心理弱點和心態變化的主觀影響對股票市值賬戶造成大概率虧損的情況發生。
所以只有嚴格遵守自己設定紀律,才有可能實現盈利。而凡是出現大虧損,大概率是違反紀律操作(小概率是自身能力范圍外預測的系統性風險、個股黑天鵝事件等)。
不信的話,可以翻翻自己交割單,看看最近因違反紀律多虧損了多少錢?
??~ct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