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近過年,新一輪的逼婚大戰又開始了,看網絡上撲天蓋地都在講這事兒。這些年來,我的父母反而想開了,在婚姻大事上并沒有給我壓力,如果說有壓力,反而是來自周圍同事們的過度關心。總是有一些人過上主流生活,也希望別人和自己一樣,不管這種生活是不是真的能令人幸福,只要你過得和他們一樣,就行了。
中午和單位同事吃年飯,未婚的事情又被拿到飯桌上消費一輪。雖然已看得很開,還是覺得無奈。就算當事人心靈活得多自由,局外人是看不到的,他們依然認為你沒在恰當的年紀結婚生子,就一定會過得不開心,過得很不好,好象變成了低等公民。不由感嘆,什么時候結婚變成了判斷你人生是否成功的一個標準?
并不是不渴望有一個家庭的,如果遇到合適的人,起碼三觀一致,能談得來,還是可以考慮結婚的,我并非獨身主義者。只是覺得既然已經晚了一步,又何必將就自己只是為了一紙證書,為了在別人眼里的所謂正常,就匆忙進入婚姻呢?我又不需要依附于一個男人來證明我的成功。
一不小心,就這樣活成了別人眼中的異類。
有時想想,到底什么樣的生活才算是好生活呢?在恰當的年紀,遇到正合適的人,給彼此一個婚姻,即便如此,誰能保證就可以一直幸福地生活下去呢?誰也保證不了。在我看來,好生活的定義,在于你首先找到你自己,你知道你是誰,你的另一半也知道他是誰,二個同樣成熟的靈魂結合起來,才有可能組合一個幸福的家庭。
我還蠻慶幸自己沒有在二十出頭的時候,因為初戀男友的求婚就急哄哄嫁了。那時的我,活得懵懵懂懂,不知道自己是誰,也不知道自己喜歡什么樣的男人,一路跌跌撞撞,走到現在。終于有了定見時,所謂最好的青春年華也過去了,那也是別人眼里最適合結婚的年紀。后悔過嗎?不不不,怎么會后悔。我更喜歡現階段的自己,活得清晰、篤定,這才是我想要的狀態。
記得在前一間公司,臨過年時,部門里的小妹妹開玩笑似的問我,是因為不相信愛情嗎?還是不相信婚姻?我聽出她的弦外之意,是問我是否被愛傷害過,所以才不想找。我說當然不是,有什么人可以令你不再相信愛情。除了自己,沒有人能夠有這么大魔力。二個人能不能相愛,能走多遠,多半看當下二個人的情感智慧、時機、運氣,還要一點點緣分。不能繼續,不必怪天怪地,轉身走就是。何必扯那么多有的沒的的理由,快快開始新生活才是真正對自己好。
沒有人能使你放棄期待愛情,也沒有人能使你不再相信婚姻。當愛情沒來時,好好過自己的,當它來時,好好享受。無論何種境遇,都不要忘記使自己開心,這樣就好。這種不疾不徐的態度,使我更有余力追求別的東西,必竟人生中不只愛情和婚姻這二件事,還有許多別的事情值得我們掛心。
承擔所選擇的,無怨無悔。即使活成別人眼中的野孩子、一個異類者,總好過為了滿足別人的期待,過著偽心的生活。很多時候,想讓別人開心,先要自己開心,當你開心了,你的世界也就鮮活了起來。如此,做個異類,又何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