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2年,是冀南抗日根據地反侵略斗爭最艱苦最殘酷的一年。這一年,日軍對該地區進行過三次大規模的“鐵壁合圍”式的大掃蕩。其中,“4.29”是三次掃蕩中最殘酷的一次。4月29日這一天,日軍西自平漢路,東自津浦路,北自德石路,共數萬人向根據地撲來,企圖將冀南軍民一舉摧毀。冀南抗日救國聯合總會的張更生,目睹了這一浩劫,晚年回憶了很多細節。
【侵華日軍發起大“掃蕩”】
這一天,天剛蒙蒙亮,張更生忽然聽到街上有呼叫聲。他立即跑到街上一看,只見民兵掩護著群眾,扶老攜幼,紛紛往村外跑。張更生向北奔去,大約在100米遠的地方,看到日軍排著長長的橫隊,向他們撲來。
張更生沒來得及調轉方向,日軍便開槍了,他應聲倒地,幸運的是未被擊中。他回頭便跑,鉆進一條又深又長的溝里,找了一處拐彎的地方蹲了下來。這時,溝外槍聲時緊時松。又過了一會,聽不到槍聲了,張更生站起來向溝外張望,敵人不知去向,只見東村起火,西村冒煙。
他回到村里,看到許多人家被搶劫一空。過了幾天,干部群眾陸陸續續地回村了。原來,4月29日午后,冀南清河、武城一帶被敵軍包圍。八路軍同敵人展開了激戰,掩護冀南公署等機關突出重圍。敵我雙方均傷亡慘重,到處是尸體,遍地血跡,慘不忍睹。行署秘書主任腿部骨折,文工團的團員大部負傷,團長申伸同志被捕,劉欣失蹤,許多農民被抓,婦女被糟蹋。大家氣憤地說:日本人的殘暴罪行算不完,血債要用血來還!經過軍民的艱苦戰斗,終于粉碎了敵人的這次“掃蕩”。
【侵華日軍】
其中,張更生對兩個戰友死里逃生的經歷終生難忘。
第二年春節剛過,地上的殘雪還沒有化完。有一天,有人報告說,劉欣回來了,正在大寨村養傷。張更生聞訊,趕緊去看望,向劉欣表示慰問和祝賀。只見劉欣臉色蒼白,骨瘦如柴,但精神還好。他向戰友們講述了被敵人抓捕后,又從牢里逃出的經過。
4月29日那一天,他被日偽軍抓走,囚在南宮縣城監獄的一個木籠里。木籠里擠滿了干部和群眾,解手、吃飯、睡覺都在籠里面。劉欣在獄中反復思考越獄計劃,并通過送飯的半大小孩,得到了一小片碎玻璃和一小截鉛筆。
夜里,他用玻璃刮削木籠頂上的木格,天亮前,再用鉛筆把痕跡涂舊。日子長了,格子間的距離擴大了一些,而劉欣的身體瘦小。一天深夜,他趁看守熟睡的時候,脫光上衣,將肩膀從格子間鉆了出去,實驗成功了!
【侵華日軍關押抗日志士的監獄】
放風的時候,他觀察到,從監獄廁所的角落可以爬出去逃走。機會終于盼來了,除夕之夜,下大著雪,幾個負責看守的日本兵酗酒大醉。劉欣把身上的衣服脫下,拋出木籠,然后鉆出了木籠。
他從睡熟的看守人員的縫隙里,躡手躡腳走出,穿好衣服,從廁所墻角爬上房子,通過數間房頂,登上城墻,縱身跳到城外,卻因營養不良、體力不支,暈倒在雪地上。
大雪紛紛揚揚,落滿了劉欣的身子,逐漸凍醒了他。當劉欣站起來時,才發現腿臂已跌傷。他咬著牙,忍著痛,跌跌撞撞地上了路。由于辨不清方向,直到天亮才走到離城15里的大寨村,摸到一個干部家里,住下來養傷。
劉欣康復后,調任成安縣縣長。不幸的是,在另一次反“掃蕩”作戰中,劉欣壯烈犧牲,時年不到30歲。
【日軍監獄】
不僅劉欣逃出了日軍監獄,另一位被俘人員、文工團團長申伸也奇跡般地回到了隊伍。
1943年的早春,天氣還有些冷。有一天,張更生和戰友們正忙著編輯《抗戰知識》《冀南文藝》和小學抗日課本,忽然,在他們面前出現一個蓬頭垢面、又黑又瘦的青年,原來他竟然是在“4.29”戰斗中被日軍抓走的文工團團長申伸!
大家又驚又喜,趕忙給申伸端水洗臉,換衣服,做飯吃。申伸給戰友們述說了他不尋常的遭遇。
【日本侵略東北后,瘋狂開采撫順煤礦】
“4.29”那天,他在突圍中被俘,同時被抓走的還有許多干部群眾。日軍將他們送上火車,押往東北,運到撫順煤礦挖煤。每天被迫勞動十多個小時,吃的是摻沙子的高粱、窩窩頭,煤礦周圍布滿了鐵絲網,崗樓林立,狼狗狂叫,夜間探照燈照得如同白晝。凡是逃跑的人被追回后,都被打得皮開肉綻,有的當場被打死。但申伸和一些戰友仍然千方百計想著逃走。
【日據東北時的撫順煤礦】
1943年初,日軍抽走了一些,皇協軍看守有些松懈。一天夜里,天氣非常寒冷,看守人員縮進了崗樓里,申伸趁機爬出鐵絲網,逃出了撫順。之后,他一路打工乞討,回到了機關,可謂虎口逃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