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文解字》中說:強者,蚚也。從蟲弘聲。也就是說“強”在古代指的是米蟲這一類的有著堅硬外骨骼的小蟲,后被引申為堅硬的、不屈服的。“小強”來源于周星馳的電影《唐伯虎點秋香》,是周星馳飼養多年的一只蟑螂。至此,蟑螂有了一個大氣的“學名”,并且他頑強的生命力得以傳揚。
昨日值班,120送來一位跳樓的高中生,來的時候已經沒有生命跡象了,父母慟哭倒地,一群醫護人員哽咽無語,不知道如何開口安慰。我也是為人父母者,我無法想象這對父母要承擔怎樣的痛楚,又需要多久才能從這樣的悲痛中走出來。18歲的花樣年華,只因母親的幾句嘮叨,就負氣以這樣的方式結束生命,是生命太脆弱了嗎?
今天姐姐在微信群里發了一則新聞,一名12歲的男孩子因為媽媽不讓他玩手機,選擇從縣城最高的商廈飛身跳下,男孩是姐姐朋友的鄰居,姐姐說從來沒想過這樣的死亡會離她這么近。
我又想起了前一段時間網上傳的帶倆娃跳樓的湖南媽媽,生命之于他們是何等的廉價。可惜不知道他們是否后悔這樣的選擇。
如果你聆聽過新生兒的啼哭,如果你看見過殘疾人的頑強,如果你感受過絕癥患者的求生欲望,你還會覺得生命脆弱嗎?脆弱的是我們的軀體,頑強的應該是我們的心智。
我們小區里有一個老太太,在小區剛開始入住時就每晚準時到小區幼兒園門口的小廣場上跳舞,剛開始時就她一個人跳,而且每次必是修身裙和高跟鞋,舞姿標準,激情昂揚。剛開始小區里說什么的人都有,蜚短流長的,可是老太太仿佛沒聽見一樣,每晚依舊準時帶著笑容出現,從冬天到夏天,現在這個小廣場成了小區里熱鬧的一角,晚飯后老人小孩都上那兒去,跟著音樂起舞,那嬉笑聲真是動聽。
歡樂頌里的樊勝美,父母的心都偏到爪哇國去了,哥嫂又是對無恥的寄生蟲,她在上海十年的奮斗全部奉獻給了那個對她無底的榨取的家。當她和五美開心時,和王柏川甜蜜時或是工作順心時,那個“媽媽的電話”總會像定時炸彈一樣,不期而至的破壞這難得的快樂。樊勝美是善良的,也是倔強和堅強的。因為這些家事,她會不會自卑呢?會不會抱怨這個社會的不公呢?這些雞毛一地的家事一年又一年的消耗著樊勝美的能量,我記得樊勝美的每一次哭泣,被王母羞辱后的忍痛,被媽媽“責怪”后的無奈,被哥嫂逼迫后的無助。我更記得她每一次哭泣后的那一句“我沒事”,然后云淡風輕的繼續投入到生活的水深火熱中去。我喜歡樊勝美,心疼樊勝美,更加欽佩樊勝美。正所謂生活虐我千百遍,我依然待生活如初戀。樊勝美的生活是頑強的,拋開別人的眼光,堅持自己的選擇,無論是親情、友情還是愛情,最后活成了最受人尊重的樊勝美。
嘴巴長在別人身上,我們控制不了別人講的話,但是我們可以選擇不聽。見過撿錢的,還沒見過撿罵的呢。你覺得正確的選擇就堅持,你有你自己的光環,雖然說走自己的路,讓別人去說吧,是安慰自己的,走自己的路,讓別人無路可走,又太霸道,那么基于兩者中間,咱們做一只打不死的小強,總可以吧!
作為父母,一定不能過度保護孩子,你現在拼命的心疼,也許將來還得拼了命的痛。要告訴孩子社會不都是看見的美好,還有很多看不見的骯臟,生活也不是只有享受,更多的是默默付出。讓孩子學會面對問題,獨自解決問題,而不是逃避或是采取極端方式解決,要告訴孩子沒有什么事情比生命更重要。
作為成人,我們要有自己的信仰和夢想,這是我們對抗壓力和困境的動力之源。我們明白生活就是為了解決一個又一個的問題的,所以偶爾處于流言蜚語中,偶爾處于貧困拮據中,有時處于意氣風發中,有時處于沮喪失落中,我們都能坦然接受,用阿Q精神來自嘲一下自己,然后在別人蔑視的眼光中大步繼續我們的人生之路,我就是要做一只打不死的小強,怎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