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了近兩個小時的長途巴士,終于抵達目的地。根據攻略的描述,應該再走10分鐘即可到達海洋館。
但烈日下的鄉間小路幾乎空無一人,嶄新平整的柏油馬路上偶有巴士和私家車經過。道路兩旁是用蜂窩狀的玄武巖修葺的農家小院。偶爾會路過外面放著大魚缸的海鮮小館和裝修別致的咖啡店,莫名地讓人感到踏實。
頭頂的烈日肆無忌憚灑下光和熱,微咸的海風吹拂在臉上也顯得筋疲力盡,若不是在巴士上與來自香港的一家三口偶遇同行,我帶著大寶和一只快沒電的手機,真不知道還有沒有勇氣繼續找下去。
沿著通向海邊的道路,走上一個斜坡,視野仿佛突然調成了廣角模式般開闊起來。看見了大海,連剛才覺得被烈日俘虜的藍天也一下子獲得自由了,甚至還能見著幾縷浮云。
再往遠處,在陸地的邊緣,一個現代化的圓頂建筑連同一個停滿了小轎車的超大停車場同時映入眼簾了。終于找到了,可這絕對不像是10分鐘的路程啊!
看到了海洋館,孩子雀躍起來,與香港一家人作別,我們分頭去尋找自己想看的風景去了。
既然找到了,那便不再著急,安全感又重回體內,孩子一心想快點進去看鯊魚,而我倒愿意享受一會兒館外海洋沙灘草地巖石的美景。
濟州島的海洋館號稱有亞洲最大水族館,但是不是最大倒不清楚,但的確位置相當優越,臨海而建,在館內就能看見大海,在這里看海洋生物,我突發奇想,如果魚兒會思念,那它或許會說“世界上最遠的距離,是我與海洋隔著一個海洋館。”
果真位置偏僻,旅行團少,韓國游客更多。相比市區里中文暢通無阻,這里就要用上我荒廢多年的英文和“我來比劃,你來猜”的游戲技巧了。
海洋館歸來,我們沿著來時的小路一路走走停停。太陽也曬累了般躲進云層,夏日傍晚的微風把散步的心情吹得格外愜意。
這個百萬年前由火山噴發形成的島嶼,有“韓國夏威夷”的稱號。在這里的幾天,能感受到韓國人特別是拖家帶口的韓國家庭還是很喜歡選擇這里度假的。但她對國人的吸引力大概除了韓劇給她帶來的浪漫光環,就是免稅店了。如果單純為了看風景,相比我大中國,的確像很多朋友說的,差得遠了。
但帶著孩子度假,我還是喜歡這里的。在這里我能放心的打車,不用擔心司機會亂要價或者繞路。隨便走進一個海鮮小館,也不必擔心吃到天價海鮮。不管在酒店還是景點,在你需要時,總能得到幫助。即使像今天這樣我們倆牽手走在無人的鄉野小路上,心里也不會感到害怕。
帶著孩子旅行,要顧慮得太多,想得到的也太多。化繁為簡,首要的是安全,其次在伴隨著小艱辛的旅途上最大得收獲快樂。
所以,往往能步行,我們就不坐車,能坐公共交通,我們就不打車。既節省了交通費,又體驗了當地人的生活。大寶7歲了,在吃的方面,也不需要太操心,所以,我們除了早餐在酒店解決以外,一頓吃當地特色美食,一頓在7-11這樣的便利店解決。既滿足我的吃貨心,又適當節約和保持節制。
熱門的景點,人多,我跟孩子都不感興趣。倒是漫無目的地走走看看,隨心而至的景點讓人驚喜。
濟州島的夏天在驕陽和海風中熱得黏膩,但每一個跳出日常生活軌跡的旅行,都將會褪去所有旅途的勞頓和挫折,化作或玩味或解憂的良藥深藏記憶。對孩子,對我,都是如此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