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歲的照片像龍卷風一樣席卷整個朋友圈。18歲,剛剛進去大學,告別高中時代的青澀,遇見更加美好的自己。
在時間的長河中,流淌的不只是我們的18歲,一年又一年的青春,像流沙般從指尖劃過。
2017年最后一天,總感覺要寫點兒什么,才能為2017畫上一個圓滿的句號。
每逢年底,各種段子手就井噴式的涌現。“起的比雞早,吃的比豬差,干的比牛多,睡的比狗晚,卻還是沒錢,沒房,沒對象”,如此扎心的一年,點贊黨紛紛躍起。回想自己的2017,有過天不亮就出發,天黑還沒到家;有過沒日沒夜,沒周末的加班;有過夜深人靜,黯然傷神的落寞……但一切似乎沒那么糟。
一、途中的2017
陽春三月,出差上海,外灘的夜很冷。黃浦江風肆意,霓虹燈中,外白渡橋邊,東方明珠下,第一次感受凍僵的觸覺。漫步人群中,吃一碗街邊餛飩,換乘不同的地鐵,在夜上海的韻味與現代的時尚感中來回切換。
大上海的匆匆一撇,繼續下一站。第二次來南京,來赴與自己的約定。正值草長鶯飛,萬物復蘇的季節,朋友特意推薦南理工的二月蘭。遇見,就是一種幸運,受過滅頂之災的二月蘭雖然沒有傳說中的嬌艷,但她依舊頑強的開放,零星點點依舊掩蓋不了她的美。
每一次的在途中的結束,就會更加的期待下一次的出發。烈日炎炎,我要去避暑。
八月,驕陽似火,這座城市卻剛剛好。來到呼市之前,特意經過北京。
北京城,更多的記憶是在熒屏和書本上,當寬闊的十里長街,莊嚴的天安門,清幽的圓明園,碧波蕩漾的昆明湖,綿延的長城映入眼簾的時候,不真實感游上心頭。
對于這座城市的記憶即熟悉又陌生。
九個小時的火車顛簸,當太陽的第一縷陽光灑向大地時,已經來到了呼和浩特。這個城市最愛的是她的天氣,蔚藍的天空,陽光少了一份灼熱,晚上皓月當空,空明幾靜。
這里的生活很舒適,不急不躁,下班高峰期也見不到人潮擁擠,大慶這樣的節日商城也沒有人聲鼎沸,習慣了馬不停蹄的生活,在這里悠閑的有種浪費生命的錯覺。
同樣的悠閑,在這里,我想住下來。
十二月,我來到了麗江,古色古香的城樓,至純心靈的香格里拉,還有瀘沽湖畔那一抹摩梭人的風情,流連忘返。一路上都有過好幾次念頭,駐足這里,也終于明白有些人為什么來了就不走了。
在這里,文字已經黯然失色,描寫不出她的美;在這里,時間的步伐仿佛慢了下來;在這里,一年的疲憊在這里終于可以全部卸下,放飛自我,凈化心靈;這里,我想,還會再來。
二、生活著的2017
過了25歲,就特別喜歡生活二字。生機勃勃,活色活香,這是我對生活的詮釋。
生活著,得有健康的體魄,除了日常的健身鍛煉,走完了七八十公里的徒步,從陰雨三月,走到金秋十月,完成走遍江城的小目標。喜歡腳掌摩擦地面的觸感,喜歡一群人奔走的熱情,喜歡汗流浹背散發著青春的荷爾蒙。
生活著,得有閑情逸致。我本不是一個精細的人,捯飭花草費時費力,可自從搬家之后,家中的綠色在一點一點的增加。在朋友潛移默化下,可以靜下心澆水,修枝,施肥,除草。一個人的時候,看著自己精心培育的綠植,都會不由自主的笑起來,我分不清楚,到底是栽培了它們,還是它們陪伴了我?
生活著,得有自己的堅持。開始寫點兒東西是從16年8月份開始。我不能稱之為寫作,只能說記錄生活的點滴。我曾記錄過為什么想要開始寫東西,我們忙碌著,奔跑著,時常會忘記自己是誰,不知道自己內心的渴望,我期許用不太成熟的文字,構建你我心中的橋梁:如果我能溫暖到你,就讓我們結伴而行。一萬五千三百八十一,這只是一個冰冷的數字,卻是我一年來的堅持,無論你在哪里,是否可以聽到我的聲音,我都會繼續走下去。
三、成長的2017
媽媽總說:你還是個孩子。在父母眼中,無論多大,永遠都是孩子。雖然不想長大,卻要長大。
我們都害怕長大,長大意味著要承擔更多的責任,但是每一次的成長都是一次華麗的蛻轉身,破繭成蝶,都要經歷痛苦的蛻變。
2017是最忙碌的一年,朋友都調侃我:雙休的人過成了單休,甚至無休。爸媽也不理解:別人剛起床,你已經在路上,別人已經入睡,你才回家。有時候自己也會產生懷疑,這到底是為了哪樣?
雖然忙,甚至累,但從未放棄,因為我知道:這是在成長。每講的一堂課,每做的一張PPT,每準備的一場活動,每談的一次話,每認識的一個人……都是自我的積累。
經過大浪淘沙,也許會忘了夢想,但我有我的目標,我不要踩著別人的肩膀上位,也不要靠塑料紙的關系攀登,厚積薄發,我有我的追求,不忘初心,方得始終!
這一年也許做的還不夠好,但我在努力做到更好。感謝這一年每一次的機會,認識的每一個人,共同經歷的每一件事,流過的淚,有過的焦慮,每一份歡樂,每一次感動,都將見證我的成長。
2017,是走過的人生路中最艱難的一年。工作的壓力,家庭的重擔,每一樣都足以讓人窒息,還好沒有放棄。
一個人到兩個人,是身份角色的轉變,一個家庭到兩個家庭,是剪不清,理還亂的錯綜復雜。彼此的相處需要溫柔以待,家人之間要用更多的包容與理解,成長就是要慢慢的去品味人間的酸甜苦辣。
人間煙火不應該消磨掉你的意志,而是修練了你的秉性。
四、我的2018
距離2018,不到十個小時,談點兒理想似乎有點兒矯情。作為一名凡夫俗子,我的追求也很平庸,我的2018,是讓2017的遺憾不再遺憾。多讀一點兒書,多行一點兒路,多看一點兒風景,多認識一些人,多陪父母,多努力工作,多修練自我……
2017,我們再見,2018,我們在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