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再次迎來了冬天,黏稠而濕冷的空氣分子隨著人的一呼一吸,偷偷溜進身體。路上行色匆匆的人,快速走過時濺起的泥水依稀黏附在鞋面上、褲腿上。“好冷。”我打了一個噴嚏,把自己藏在雨傘里。
不知不覺,走到了菜市場,這個熱鬧了一方街坊的地方。
還未走進菜市場,街道上已被五顏六色的“走鬼檔”填得滿滿的,有吆喝著橘子10元三斤的;有低頭削著荸薺皮的;有的默默地往青菜上灑水,看到有人路過時露出淺淺的微笑;幾個小姑娘就把小推車包圍起來,挑挑揀揀順便砍砍價,小哥把草莓往稱上一放,爽朗地說著價錢還把零頭抹去了。“照你這么做生意,還怎么賺錢啵?”隔壁檔口的阿姨都看不下去了,“嘿嘿,這幾個姑娘讓我開心了。”小哥搓著手露出了潔白的牙齒。
路過相熟的大叔檔口,還會扯幾句家常。每次從他的蔬菜邊上路過往其他的走,總讓我有愧疚感。而我之所對他印象深刻,是因為一個番茄。
有一次下班回來晚了,工作人員已經在清潔準備關門了,想吃番茄的我看到大叔的那一剎那,仿佛抓住了救命稻草般。個子和我差不多高的他,三十歲左右,臉上掛著生意人常有的笑容,說話聲音異常的響亮,仿佛身體里的能量都被嗓音汲取了一般,“小妹,要什么啊?”“我想要一個番茄。”經常將番茄當水果吃的我,應著話。
“喏,給你。”
“多少錢啊?”
“不用給了,大叔請你吃。”
原來,這座快節奏的城市并非冷冰冰。此時此刻的番茄,異常的甜,“早知道我應該來一打。”
在不知名的蔬菜前站住了腳,詢問著壘得高高的蔬菜背后的老板,這個是什么菜。即使她知道你不打算買,還是會耐心地和你介紹,教你幾個簡單的烹飪方法,興致起時還會教你如何挑選好的菜。雜而不亂,看各種各樣的東西,心里是高興的。再怎么不食人間煙火的人,一旦踏入菜市場,都能感受到它實實在在的生活氣息。
大城市的交通發達,也使得蔬菜少了“時令之美”,無論在哪個季節,只要有你想吃的蔬菜,幾乎都能買到。而并非“錯過今年,等明年”的珍惜感。漸漸地我們這一代人,也忘了茄瓜是什么季節最好吃,夏末秋初的鞭筍該如何料理,藕性涼該如何中和...
天氣一旦冷了起來,賣火鍋料理、肥牛肥羊的檔口的生意是最好的。給了自己一個理所當然的理由打邊爐,多肉多菜,吃飽了才有力氣減肥。在煙霧繚繞的屋子里我們共處一室,慶祝冬天的再次來臨,感謝食物將自己帶回了人間。
后記:
曾在一本書上看到這么一段話,“很多人號稱自己是吃貨,其實對于如何吃并不清楚。只是炫耀自己嘗到了新菜,去到了某家特別的餐廳,卻不知道什么樣的食材是最好的,以及應該怎么做出來是好的。”我們唯有俯身去感受,發現每一種食物的神秘。
作者:貓大爺(轉載請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