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我還是挺期待賈乃亮和王子文的新劇《何所冬暖,何所夏涼》。
原本對這部劇的期待和厚愛,都用《何以笙簫默》的深情來比較了。
沒想到后來被潑了一臉冷水。
恭喜,毀原著系列又多了一部巨制!
《何所冬暖,何所夏涼》
每個人心里都有一個簡安桀,一個席郗辰。
所以賈乃亮活不成席郗辰的樣子,王子文也活不成簡安桀的樣子。
忽略掉真人秀對賈乃亮的影響,他在劇中飾演的席郗辰其實是一個霸道總裁。
酷吧,說拒絕就拒絕,說不去就不去,一切只為了見他的“簡小姐”。
除了名字是同款外,這個總裁跟原著就不太一樣。
卑微、不高冷、受氣包,就是一個隨叫隨懟的總裁。
也不知道席郗辰為什么要戴墨鏡,可能今天的太陽有點猛烈。
這可能是霸道總裁史上最尷尬的出場了,席郗辰摘掉眼鏡后,我一點驚喜感和驚訝感都沒有。
看到“你的手很漂亮”,我竟然覺得有一種賈氏幽默的感覺。
這樣無厘頭的臺詞拖垮了席郗辰的人設就算了,還拖垮了整部劇的調調。
不知道是因為小說改編的緣故,所以在劇情銜接上有點兒“天馬行空”。
牽個手,就可以讓簡小姐想起之前牽手的場景......
簡小姐的想象力是不是有點兒過于豐富了。
簡安桀沒有小說中的漂亮也就罷了,畢竟原著里人走的是清冷的內心戲。
可是王子文飾演的簡安桀按照原著,不僅沒有長發及腰,也沒有那種高冷和憂愁的氣質。
除了臭臉,就是臭臉,拍劇又不是參加芭莎晚宴。
有必要這么高姿態嗎?
《擇天記》
文字的魅力就是可以無限想象和構造,影視劇達不到這個高度的
擇天記這部電視劇明明是為了長度強行湊字數,硬生生將30多集的內容變成了50集。
而本來是“大男主”劇,結果也演成了鹿晗和娜扎的“雙女主”劇。
秋山,有容,圣后也都可以接受,但黑龍和落落好讓人好失望啊。
吳倩所飾演的白落衡,從選角到人設幾乎都完美符合。
不幸的是她似乎挑中了跟演員有著不共戴天之仇的“死亡系化妝師”。
紅色的眉線搭配橙色呈線條狀的腮紅,把這個妖族公主的“妖”變成了“作妖”。
師父這種神秘美男子變成了曾儀偉是什么鬼……
反正我一部劇當兩個故事來看。
《盜墓筆記》
《盜墓筆記》的名字沒變,內容上卻徹頭徹尾成了《護寶筆記》!
我們出身盜墓世家的小三爺吳邪從古董店小老版搖身一變成了德國建筑系的高材生!
身邊還坐了一個叫high少的人...
這誰呀啊,原著里根本就沒有這個人好么...
兩個人一開始就上演了大逃亡,還一路從德國被追到內蒙...
好想知道后面那群騎著摩托的雇傭兵是怎么做到的?。。?/p>
我覺得自己不是在看《盜墓筆記》而是《護墓筆記》。
因為劇中的吳邪完全就素一個根正苗紅的愛國好青年......
分分鐘不忘護寶使命,牢記“交給國家”“保護文物”的理念!
走投無路,吳邪居然把牛頭扔下了懸崖!
說好上交給國家的呢!
等到小哥出場了,他居然是從懸崖爬上來的,我徹底凌亂了!
請自動忽略這反科學的出場方式...
從《盜墓筆記》到《老九門》,再到《鬼吹燈》......
三叔啊,您自己的作品難道親手毀掉嗎?
《我的前半生》
或許是因為原著故事情節不夠吸人眼球,所以電視劇的改編才會大刀闊斧。
《我的前半生》小說的故事發生在臺灣。
羅子君作為資深家庭主婦,被事業有成的西醫丈夫掃地出門。
而羅子君失去丈夫的依托后,在閨蜜唐晶的幫助下開始嘗試自食其力。
羅子君在去國外看望出國的女兒時邂逅了優秀多金的鉆石王老五翟君,從而迎來了感情的第二春。
但是電視劇《我的前半生》和小說完全不同。
電視劇中羅子君也是遭遇到丈夫出軌、離婚而后自我成長蛻變。
在后續的劇情中,關于羅子君的感情走向卻完全和原著大相徑庭。
電視劇改編后,陳俊生出軌的對象不再是電影明星而是身邊的同事凌玲。
而凌玲,沒有羅子君漂亮、沒有羅子君有品位甚至沒有羅子君的學歷高。
但就是這樣一個不起眼的女人卻搶走了羅子君的丈夫。
羅子君的婚姻輸給了辦公室戀情,劇情真的很爛熟。
羅子君、唐晶、賀涵之間是真的狗血。
原本唐晶和賀涵還是挺好的,而賀涵也是挺看不起羅子君的。
賀涵曾經把羅子君比喻成陳俊生鞋上偶然粘上的口香糖,是男人厭惡又急于擺脫的女人。
可結局呢......
《青云志》
書粉表示:我不生氣,《青云志》跟我《誅仙》已沒有半毛錢關系。
我們的主人公張小凡,人如其名本是個平凡沉默的少年。
性格倔強又有點自卑,正因為不起眼才被命運選中,人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讓人心疼。
李易峰長得很帥,外表上并不合適。
王源飾演的少年張小凡,也沒有表現出原著中張小凡心中復雜情感的變化。
細心看過原著的都知道,原著的張小凡在全村人被殺后心中是有恨意的,這個恨意成為了少年張小凡的亮點。
可能是太稚嫩,王源的演技沒有發揮,并沒有感覺到電視劇張小凡的恨意。
本劇為了抻長集數,充分利用回憶殺。
草廟村被屠村、少年小凡救碧瑤……多次重復出現。
更可怕的是,一言不合還讓碧瑤玩起了失憶梗。
然后她再與小凡的接觸中逐漸開始恢復記憶,期間兩人之前相處的片段就開始反復閃回。
其實,與原著是否一致,并非評判影視作品的唯一標準。
就如王家衛的《東邪西毒》把故事改得連金庸都不認識,也不妨礙它成為經典。
經典原著在改編電視劇無法滿足不了觀眾的真正原因就在于,他們對原著的熱誠不夠真摯,他們在做電視劇的時候不夠用心。
有些改編,填補不了我們對原著無盡的想象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