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什么是禁書?九五稱尊的年代,皇帝作為最大的老大坐在龍椅上,任何能動搖椅木的因素都會被清除掉,暗風飛雨螞蟻爬蟲,有一些書在其中擔當了風的角色,它們同時也繼承了風的特點,禁而不止,長存不滅。皇上見風勢愈大,于是廣告諸子:此書淫邪詭詐,惑亂眾生,當禁,偷閱者必將遭受天譴身長綠毛不治而死,諸子稱是,回到家,閉門謝日,撿書燒燭,愈發覺得此書當真精妙,雖不敢為,然心向往之,于是有手抄本傳世,普救眾生。
? ? ? ? 這些書,便是古人所稱禁書。其實,《肉蒲團》如果能在顯眼處表達一下對封建統治者的贊美與歌頌,下筆收斂些克制些,它絕不會被打為禁書,尤其是首章與末章,思力非凡。李漁如果放下讓阿城來寫,精煉些,濃縮成一個小中篇,不會比《棋王》差,不會比《阿Q正傳》差,尤其是書里的警世名言,比《論語》更有現世意義。一本書,是不是禁書,與年代有關,與書無關,有人會說:金、肉等書,望之淫穢不堪,下流之極,如何不為禁書?那就請你看看歷代所著唐宋元明清史,層層的斟酌篩選,滿目的隱諱曲折,蓋不住的本質凸顯出來:皇帝傻啊,后宮亂啊,大臣精明啊,百姓無知啊,按這點來講,二十四史起碼得刪成零頭,為什么沒有?史書在最后都會表明立場:皇帝傻,好啊,后宮鬧,好啊,大臣精,好啊,百姓愣,轉不過彎兒來,太好了,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禁書變正史,完美。從這點來看,禁書是正史的雛形,是史書發展的不完備階段,寫禁書的人,腦子再靈活些,下筆再隱晦些,就是史官了,禁書就是史書了,世界真是奇妙啊。
? ? ? ? 在當今社會主義建設如火如荼開展的過程中,放眼望去,無論如何,書是變得多了,其中的一個顯著特點是書名變長了,在偉大的一九四九年之前,書名大多控制在五字以內,其中二字四字居多,現在,書店里當代作家寫的書,六字的書名算是比較簡潔的了,其中有分句者居多,加一個標點符號,兩個句子,兩幅結構,再怎么精打細算,沒有十個八個字,拿不下來,完美秉承了一寸長一寸強的傳統觀念。書多帶來的影響是多方面的,其實,一個時代,出好書的數量是一定的,盛世和亂世除外,這是兩個極端,就像黃沙里的金子,放眼當今書店里的書,不過是增加了淘到金子的難度罷了,都是黃沙,經不起折騰。
? ? ? ? 書多的原因中最大的一個,就是寫書的人多了,這個時代,所有荷爾蒙分泌旺盛的青年都拿起了筆,都熱愛文學或者數學,其中傻逼比聰明人多多了,所以文藝青年比數學青年多多了,心里腫脹的欲望無處釋放,就三到五升的荷爾蒙激素,全都噴在一張張紙上,噴完了,就沒了,人冷靜了,心里欲望的小火冷透了,紙臟了。其中,噴涌時稍微控制了方向和力度的,噴涌過的紙被一張張復印出來,加個封面,取個看起來或高深莫測或下流之極或鬧市里花天酒地或寂寞中獨自牛逼的名字,沒出過書的半大小子也敢印上“著名作家”,然后流傳到各大書店,開始原價賣,后來打折賣,后來折成打賣,最后還賣不出去的,暗中流傳到街口書攤,和改革開放時期的軍事雜志色情雜志風水陰陽人物傳記混在一起,按斤稱。
? ? ? ? 常逛書店的人應該有這種眼力,各種各樣的書擺在書架上,好像五顏六色的女子站在街邊,你看它一眼,它也看你一眼,你要從這兩眼中判斷出它是虛有其表還是內外兼修還是深藏不露,四九年之前的書,通常深藏不露,年代越遠,越明顯,比如《詩經》,比如《易》,看起來其貌不揚,臨去時秋波那一轉,一顧傾人城,再顧傾人國,你想起蘭陵笑笑生的那首詩:二八佳人體似酥,腰間仗劍斬愚夫。雖然不見人頭落,暗里教君骨髓枯。讀此等書,好似娶一女子,初見時其貌不揚,漸漸熟悉后,發覺此女子頗心靈手巧,不似平常愚婦,一同生活時,又發現此女心中有丘壑,言談舉止間有大智慧,常能心事浩茫連廣宇,于無聲處聽驚雷,能與迷茫中助你指點迷津,遇險而為夷,未雨則綢繆,實乃世間第一佳偶,得婦如此,夫復何求!而回頭看時,又覺此婦相貌不似初見時平平,愈看愈有味,目見而心喜。買一虛有其表的書則恰恰相反,譬如娶一女子,初見時驚艷不可方物,竟至使人不敢直視,待到共事時才發現此女當真淺薄,愚俗不可耐,此等女子,不引人走入歧途便已實屬僥幸,更不用說相夫教子,孝親敬長了,日日見之則生厭,休之不忍,棄之可惜,待日后看時,才發覺此女眉眼間也露庸俗淺薄之態,不禁大呼后悔。
? ? ? ? 此等書,我認為,便可稱之為“禁書”。
? ? ? ? 將此等書與古人所作禁書并列,真不知是今人的僥幸還是古人的不幸。如果有機會,我想告訴現代的所謂作家們:孤僻些,冷靜些,多立些規矩,沒有星星不寫,沒有月亮不寫,滿月不寫,筆下沒有稱手的紙硯不寫,心里沒有如水的姑娘不寫,沒有酒不寫,不醉不寫,大醉不寫,你沒有必要效仿古人放蕩不羈裸睡山林,但你心里一定要有清風朗月山明水凈。
? ? ? ? 我不知道現在是不是還來得及,忽然想起秦始皇,每次,路過書店,放眼琳瑯,我忽然悟出幾分焚書的必要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