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三,膩,腐苔
? ? 苔之腐膩,是舌苔質地的改變,指苔質顆粒大小和疏密度的變化。察苔之腐膩可測知陽氣與濕濁的消長。
(一)膩苔
? ? ? 舌象特征:苔質顆粒細膩致密,融合成片,中間厚,邊周薄,緊貼于舌面,楷之不去,刮之不易脫落,或舌質上罩一層油膩狀苔垢未“膩苔”。
圖片發自簡書App
若顆粒緊密膠黏,上面罩一層稠厚黏液者為“黏膩苔”:
圖片發自簡書App
膩苔濕潤滑利者為“滑膩苔”;
圖片發自簡書App
舌苔膩而垢濁者稱為垢膩苔,也有稱作“垢苔”或“濁苔”的;
圖片發自簡書App
膩苔干燥少津為“燥膩苔”。
圖片發自簡書App
總之,凡屬膩苔者均具有苔質細膩板滯,苔根牢著,不易脫落的特點。
? 臨床意義,膩苔主濕濁,痰飲,食積等。多因濕濁內蘊或陽氣被陰邪所遏,濕濁,痰飲,食積停聚上泛舌面而致。
相關舌象:主要有以下幾類:
1,舌苔薄膩或膩而不板滯者為食積或脾虛濕困,阻滯氣機。
圖片發自簡書App
2,苔白膩不燥,自覺胸悶是脾虛濕重。
圖片發自簡書App
3,苔白膩而滑者為痰濁,寒濕內阻,陽氣被遏,氣機阻滯。
圖片發自簡書App
4,苔厚膩白如積粉者多為時邪夾濕,自里而發。
圖片發自簡書App
5,苔黏膩兒厚,口中發甜是脾胃濕熱,邪聚上泛所致。若濕痰,濁邪化熱時則多在苔色上反映出來。
圖片發自簡書App
6,如苔黃厚膩多為痰熱,濕熱,暑濕,濕溫,食滯以及濕痰內結,腑氣不力等。
圖片發自簡書App
? ? 治療原則:祛濕之法可據證而采用芳香化濕,苦溫燥濕,淡滲利濕等法,重在宣通三焦氣機;偏于濕熱者可用清熱利濕的方法;兼脾虛者加健脾之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