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我們加入貓叔小灶群,我們已經在成為牛人的路上了,因為我們正在養成一個寫作的好習慣,而且我們已經堅持30天嘍,繼續堅持,我們也會成為像貓叔一樣的牛人。
我們和牛人之間差了一個好習慣,我們每天只有24個小時,我們每天也在重復著不同的習慣包括好的和不好的,如果24小時都被好習慣占用,我們不會成為牛人會飛嗎(天理難容)?所以我們要培養新的好習慣同時還要改掉壞的習慣,這樣彼此才能為彼此騰出時間。比如說之前早上7:00我們還在睡夢中,之后怎么讓自己在7:00鐘早起晨跑呢?
斯科特揚的著作《如何改變習慣》給了我們答案,其中三個主要的內容是了解習慣原理,掌握養成方法及使用技巧。
了解習慣原理
之前《微習慣》中提到說新習慣其實是一些微習慣的大幅縮減版,一個習慣的養成需要的時間不等。這里也提到了養成習慣的過程就像在積雪中踩路,不斷地在原有的腳印往返,時間長了腳下的路就會越走越順暢。習慣的養成的一開始需要花費足夠的精力,之后開始重復,時間久了習慣就會變得更堅固。雖然習慣養成的時間不盡相同,但是習慣建立最初的30天里,會經歷四個階段:起跑期,疲憊期,過渡期及穩定期,只要過了這四個階段,就能掌控一個習慣。比如寫作這件事在之前的40天里就經歷了這樣的階段,剛剛開始的時候我特別有動力,每天都更新文章,雖然字數比較少,但是每天都很積極;因為沒有太多人看,自己讀書比較少,所以每天撐到晚上才完成,而且基本上都是摘抄主要的內容;之后感悟的字數能達到1000字左右了,耗時大概一個小時,覺得比較容易了;最后幾天雖然耗時比較長,但是每天能夠寫1500字左右了,如果不寫,自己會覺得不習慣。
掌握養成的方法
了解形成原理之后,還得掌握一個方法:把自己的要養成的習慣寫下來,這樣可以明確自己的行動或者目標。
需要寫清楚的包括:改變習慣的計劃;計劃開始的時間和結束的時間;為了保證成功,必須遵守的規則(規則要極簡)比如說我每天都要寫晨讀感悟;寫下意外情況的Plan B比如工作特別忙真心沒法完成晨讀感悟就只概括主要內容。之后把這份計劃放在比較明顯的地方,這樣每天看到都會有無限的動力。
使用技巧
培養一個習慣還是改掉一個習慣,找到觸發點很重要。什么是觸發點?比如上課鈴聲一響就回到座位準備聽課,這個鈴聲就是觸發點。那一個好習慣或者壞習慣的觸發點是什么呢?可以把一個習慣拆分成不同的的組合,然后找到觸發這個習慣的一個重要步驟,如果是一個好的習慣的觸發點,我們可以加強它比如寫作的一個動作就是打開電腦,那我們可以把電腦放在最顯眼的位置,這樣看到電腦就想起了要寫東西了;如果是一個壞的觸發點我們可以替換它比如吃零食的觸發點是沖動,這時要思考為什么會出現這種沖動,如果是為了減輕壓力或者舒緩壞心情,能不能用吃水果代替,這樣實驗幾次,才能找到好的方案。
如果想成為某一個方面的牛人,請建立相對應的一個好習慣吧。當我們在這條路上的時候,我們距離成為牛人的目標就不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