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曾經有個少年,每天都要穿著他的新鞋向遠方奔跑,因為遠方有個美麗的姑娘在等著他。這天,暴雨狂作,他一不留神就被路邊石頭絆倒。我扶起他,擦干凈他夾雜著淚水和泥水的臉龐,輕輕地對他說。
暫時忘了姑娘吧,就在這里,對著這雨后的彩虹,把你的愛唱出來!
到底還有多少人不知道!所謂努力,不是一種激情洋溢的悲壯,而是一種深不見底的孤獨。
小Y君是一個我在寫作交流群里認識的活躍寫手。他有一點最讓我佩服——每天更新一篇文章。我就沒有那么勤奮了,我大概三天更新一篇,如果忙起來的話,可能還要更慢。小Y君告訴我們,將來他要成為韓寒、郭敬明一樣的青春文學領袖,只要他堅持365天。我對他抱有很大期待。
然而,小Y君的寫作計劃卻非常不順利,他的文章幾乎篇篇被編輯拒稿,閱讀量非常低。到第二十多天的時候,他的作品仍然沒上過主頁。他告訴我們,有沒有人看不重要,他會繼續堅持下去直到永遠。他在群里的一句話,我一直記憶尤新,他說。
再牛逼的夢想,也頂不住傻逼般的堅持。
到了第五十多天的時候,小Y君停止更新了,一連十多天,他的寫作欄里空空蕩蕩。我微信聯系他,他過了很長時間才回我:累了,不想再繼續了!
“你當年的寫作的決心去哪了,你不是要成為韓寒的嗎?”我很生氣,我是那么地看好他。
“某大神說,超過10萬閱讀量的文章是聰明人寫出來蠢人看的,我不想在這個傻逼的游戲里堅持下去了。”小Y君回答我。
“多少你牛逼的夢想,恰恰毀在這傻逼的堅持上!”這條是我最后給小Y君的信息,之后他沒有再回我。
小Y君的文章是非常有思想的,但有兩個問題。他的文章首先都是從他自身的經驗出發,網絡讀者并不感興趣。在這個碎片化閱讀的時代,網絡讀者更希望找到點與他們自身經驗相關的東西,作者需要學會給讀者“貼標簽”,比如我這篇。其次,小Y君的內容太雜,讀者讀起來很費勁,他只需要一篇文章貫徹一個思想就行。可小Y君從來沒有停下來思考這些問題,他一門心思的堅持他的寫法從不改變。
請停止這樣無效的努力,它終有一天會把你的意志榨干。有多牛逼的夢想,就有多高的期待,期望越高,失望也就越高。無論你凝結起多么強的意志力進行所謂“傻逼的堅持”,最后都會在“期望”的面前一敗涂地,就像影子見到了光,一擊即潰。
“期望”到底有多可怕?舉個例子。
小Y君雖然多次強調,他的文章不需要閱讀量。其實他的內心是希望自己的作品得到大家認可的。他越是強迫自己放棄閱讀量寫作,他就越是期望下一篇作品成為爆款,當下一篇文章還是被拒稿時,他的意志力就開始崩潰。就像晚上你睡不著,你越是強迫自己睡覺,越是滿腦子混亂。你上臺演講,越是告訴自己不要緊張,越是容易忘詞。
腦認知科學告訴我們,在這種惡性循環下,大腦最終會啟動一套哲學體系來停止自我損耗,以避免人格崩潰。這套哲學體系是“正確”的。因為它需要讓大腦中支配動機的那部分區域停止工作,而又不影響人格完整。通俗地說,給你有面子地放棄堅持。小Y君上面的“大神理論”就是這樣的哲學體系?!按笊窭碚摗币苍S是有道理甚至是智慧的,但絕不是用來給你做放棄的理由的。
我身邊小Y君這樣的人不少,他們各自也有自己的“大神理論”。
A博士戀愛無數次失敗,他向來是蠻力表白,不會使用戀愛語言技巧,更不屑于包裝自己。在一次次心碎后,他決定放棄戀愛,專心科研,因為“女人都是拜金的,只有知識才是最有價值的?!?/p>
柚子姑娘上班總是無精打采,因為晚上總是忍不住要拜倒在宋仲基的顏值之下。她制定了一系列嚴格的作息時間,然而到了晚上還是忍不住打開電腦追劇。她知道這樣不好,可是沒有辦法啊,因為對于現代都市女性來說,“帥就是真理!”
C君在微博上給我留言,整整一年他都在努力考研,但愿望太過強烈,認為一切娛樂活動都是罪惡,甚至愿意用命去交換一紙通知書。最終事與愿違,當他打算二戰的時候,卻猛然發現自己沒有當初的不到黃河心不死的熱情。只要一集中注意力看書,考研失敗的陰影就會襲來。某天有人告訴他:“考研有什么意思,現在學歷在貶值,只有工作才是王道!”
我身邊這樣的怪人很多,他們樂此不疲地在“傻逼般堅持”的道路越走越遠,一邊后悔一邊努力。他們從來不著眼于提高努力的“質量”,而是拼命地提高努力的“數量”。一旦完不成心中要求的那個“數量”,便開始責怪自己“管不住自己”。
努力是需要注入靈魂燃料的。一篇閱讀量高的文章能夠有效增強作者的寫作動機,從而把寫作堅持下去。如果你的閱讀量一直上不去,你需要停下你每天一篇的寫作,好好地思考自己的文字到底出了什么問題。
所謂“傻逼般的堅持”就是這樣把你的精力消耗在一場本該曠日持久的戰爭里。面對實力強勁的敵人,過早的決戰會讓后面的努力難以為繼。最終會讓你腦中的大片國土淪陷,首都被占,腦海里的叛徒和偽政權不斷涌現。已經彌漫著投降主義的你,需要停下來看一本書叫《論持久戰》。
2、
對于牛逼的夢想,我們不需要“傻逼般的堅持”,這只是個自我感動的口號而已,而且這個口號的效果一定堅持不到年底,你需要“智慧的堅持”。
所有真正有用的努力都是自動化的,是不需要意志力的參加的。
但現在提倡“傻逼般堅持”的文章已經在網絡上影響深遠,因為它看上去非常有洗腦價值,非常有貴族范兒,很多傳銷組織很喜歡使用這個理論。
比如“馬云,為什么成功?因為他有著無比強大的意志力!”,寫這個文的作者一定沒有好好看馬云的自傳,馬云的成功來源于他對市場的把握和對互聯網的高瞻遠矚。如果馬云當年口袋里只有幾百美元時,沒有及時去朋友家接觸互聯網這個東西,而是回國繼續堅持他的英語翻譯事業,他一定不會有今天的成功,有再大的意志力都不行。
這樣的雞湯文例子還有很多,從發明電話貝爾到最近獲獎的小李子,我無法一個個辯駁。我相信這些名人最終走向成功,一定是基于他對他所在事業的熱愛而不是依靠強大的意志力。
什么樣的努力是自動化的,不需要意志力參加的。舉個簡單的例子。
中學時代學校是封閉管理,住校生不能出校園,為此,門口有保安專門值班檢查。我有一個朋友喜歡網絡游戲,每天放學都要混在離校的走讀生中出校。為此,他有更多上網的機會,游戲角色等級遠高于我。
我問他:“要是你出門時,被保安攔住怎么辦?”
他說:“被保安攔住就笑一笑轉身回去,要是沒攔就淡定地走出去!而且我漸漸地掌握了保安的換班規律,甚至偽造了一張走讀生的出門卡,關鍵時候我還可以冒充家長?!?/p>
我想,這就是“智慧的堅持”所需要具備的條件之一,他并不需要出門時被攔就和保安打一架,比起那些花大力氣翻墻打游戲的人,他真的智慧很多。這個人現在已經是身價千萬的老板。
一個人如果是一支軍隊,你需要建立指揮部、后勤部、戰略部和情報部,恰當地把你的努力當做兵力分布在合適的戰場上,終一天你會迎來牛逼的夢想。因為,戰術上的勤奮掩蓋不了戰略上的懶惰,一個失控的自我,是不配擁有夢想的。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