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創業課程怎么上?

Paste_Image.png

最近又有很久沒有寫東西,最近事情有點多,把這個都忘記了,今天在微信群里面看見有老師已經堅持每周四更了,覺得自己沒有堅持住,所以今天打算又來堅持。
前段時間在我們學校給大一的學生講了一堂創業機會的課程,但是個人感覺講的不是很好,我講出來的內容覺得還是太理論化了,實操性不強,個人總結原因可能有一個重要的原因是自己創業經歷比較欠缺,對最新最權威的事情了解不是特別多。
那么怎么上好創業這門課程呢?個人感覺可以從以下地方進行:
一、 把握一個重點
“其實,開創業課,與你創業與否關系不大,它更注重學生能力的培養。”創新創業能力的培養與實際的創業需區別對待。“開設創新創業課程,不是直接讓學生創業,而是讓所有學生獲得創新創業的基本能力。因為,創新精神、創業意識和創新創業能力是評價人才培養質量的重要指標,對學生發展與適應社會等起到了重要作用。”
二、翻轉課堂
翻轉課堂是老師少講,學生參與,讓學生自己總結,我有一次在課堂上采用了這個方式,感覺學生參與的熱情瞬間提高了,而且自己也能學到更多的東西。


Paste_Image.png

三、以賽促課程
我覺得讓學生真正參加一次不管是學校的還是市級的創業比賽,創新創業訓練計劃,撰寫一份創業計劃書,那學生至少都能明白創業課程所教授的內容,而且很多學生不明白的地方,學生都能自學,根本不需要教師去講授。
而且比賽還需要分類:挑戰杯、創青春、學科競賽、市級創業比賽等等,每一類的創業比賽其實內容都不相同,學生所需要描述的重點也不相同,如挑戰杯主要的重點是專利技術等方面,創青春主要要結合互聯網+的內容,學科競賽要突出專業特色,比賽和專業結合,市級比賽要突出本土話;而且每一類還需要分為創意組和創業組,創意組突出的想法,創業組突出的是實際收益情況。
四、微課、幕課

Paste_Image.png

微課、幕課能夠讓學生擺脫教室這一個固定場所的干擾,讓學生隨時隨地都能學習,但是我覺得如果是這樣的微課、幕課就更好了,把學生集中起來一起看微課、幕課,看完了教師帶領學生一起總結本堂課程視頻里面講授的內容,大家一起討論總結。這樣的課程才能讓學生學習到東西。
五、小班制教學
小班制教學能夠讓教師更加準確的了解到學生的情況,我以前聽到有一個老師說他上過的最大的班級是1000人的班級,他當時上課把1000人的班級分成50組,每組選擇一名組長一名觀察員,這樣他就相當于給100人在布置任務,但是他說這個課程上起很累,學生反響不好,他覺得班級人數在48人或者80人最最優的狀態。
六、考核方式改革
考核方式由考試改成小組完成一份創業計劃書或者啟動一個創業項目等等方式進行考核,這樣讓學生能夠有更大的熱情參與。
以上都是我個人的建議,若有不同意見和建議希望大家批評指正,謝謝大家。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