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研究生是在上海上的。來上海,也是機緣巧合,因為當時前男友在上海。于是我也選擇了上海的學校,來上海之后沒多久我們就分手了,但能來上海,我并不后悔。
上海給了我很多見識,這是小城市無法給到我的。上海三年,也讓我深深的知道我自己并不屬于這里。能在這里生活過,工作過,也是一段很不錯的經歷,只是體驗過就好了。上海,絕非是一般人能呆的住的地方。除非,你背景深厚,除非,你能力很強。
?曾經我以為只要努力就能夠融入。
有些東西不是你努力就能得到的,而是你生來就注定的,長相,身高,人種,貧富與否。有些你是可以改變的,但是你要付出極大的努力,但大部分情況下你無法改變這些,你只是在這些的基礎上,通過自己的努力有了一定的提升,在這個提升并不是跨越式的。
是什么讓我覺得我不屬于上海呢?
也許是當同事討論又要在上海哪個區買一套房子,我租一套房子要花掉工資的1/3,很心疼的時候。
也許是,當他們談論起來,哪個名牌包包的哪一款今年比較流行,哪個名牌的口紅比較好用。而這些牌子我聽都沒聽過的時候。
也許是去醫院做一個體檢,沒有聽懂醫生的上海話,而遭到鄙視的時候。同事們用上海話聊天,聊得津津有味兒,轉過頭來跟我聊天,需要切換成普通話的時候。
也許是聽到年薪六七十萬,五六十萬才能在上海立足的時候。
也許是當他們談到自己的兒女上幼兒園,每年花費都要二三十萬的時候。
當然我一開始并不是這樣認為的,我認為,努力就能夠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
上海有很多實習的機會,學校不差的話,找到500強的實習企業是很簡單的事情。不久,我收到了500強外企的offer。我當時興奮的給家里打電話,說我進了一個非常好的外企,然后在里面做實習,爸媽都很為我高興。
我們辦公室里有一大部分人都是上海人,他們聊天的時候會經常用上海話來聊天,而我一句都聽不懂。他們和我交流最多的就是,幫我做個表格,幫我統計一個數據,幫我收個快遞,這個幫我復印一下等等。我也想著和正式員工聊聊工作之外的事情,但語言不通呀,他們聊天就用上海話,跟我聊的時候就轉換成普通話,這種刻意,讓我覺得,我是他們圈子之外的人,我融入不進去,就這樣過了煎熬的三個月,我就提出了辭職。
后來我又去了一家合資企業去實習,幸好,他們都是用普通話來聊天的。我松了一口氣我想我終于可以和他們一起聊聊什么東西了,結果還是插不上話,他們的聊天內容就是,最近打算去哪個國家旅游,哪個國家更好玩,買了什么名牌的東西,她們老公就又打算在上海哪個區再買一套房子,怎樣才能把女兒送進比較好的私立學校。
我并不富裕,旅游也僅限于國內,化妝品,衣服和包包都是用的平價的品牌,所以我沒有辦法跟他們討論。也許將來自己的孩子,并不一定非得要上一些貴族的私立學校,但是,我的孩子是要跟這些這些在私立貴族學校上學的孩子競爭的,總覺得會虧欠了孩子什么。
當經歷了這些,我才真真實實的感受到,自己不屬于這個圈子,沒有共同的語言,其實貧富差距是很正常的,在上海精英匯聚的地方,你能感受的這種差距更加深切。
?很多從小城市或者農村出來的知識分子在大城市立足了,這是一個假象。
最近看了網上關注度很高的一件事情,中興資深的工程師歐某被裁,跳樓自殺。他自殺的背后,定是有很多現實性的問題。他是農民家庭出身,靠知識改變自己的命運。但這種改變命運其實是一個美麗的泡影。在大城市立足了,其實是一個假象。
類似這種中產階級的結構是非常不穩定的,如果沒有父母穩定的財力支撐,而靠你一個人養活大人孩子,這是一件非常吃力的事情。如果你倒下了,比如說健康出了問題,丟了工作,這樣都會讓你中產階級的結構土崩瓦解。
我也知道那些年薪三五十萬,甚至一百來萬的人工作都是多么的努力,他們熬夜加班,一絲都不敢懈怠。毫不夸張的說,有的人,是以健康的代價來換取這些的。之前我的一個老板,他曾經在會計事務做審計的工作,特別忙,每天都要加班,而他的一個同事,因為過度勞累猝死。于是他離職了,選擇了一個相對輕松,工資也較低的工作。他說,沒什么比命還重要。
?現在我認為,有多大本事就賺多少錢,就過什么樣的生活,舒服就好。
什么樣的日子才是穩定的呢?哪怕你失業一兩年甚至3、5年,你都不用為了生計而發愁。你的存款,或者是你的父母,能夠支撐你度過這些難過的日子。你能夠選擇自己喜歡做的事情,而不是為了生計透支著自己的健康。
畢業以后,我來到一個三線城市工作。
我要離開的時候,同學勸我,想清楚了再決定,畢竟上海戶口也許只有這一次機會可以拿到。我知道我想的比誰都清楚,上海不適合我。我老板問我,為什么你工作不留在上海呢?你們年輕人不應該在上海闖一闖?如果你留在上海的話,以后孩子戶口以及上學什么的都是非常方便呀。于是我半開玩笑的跟他說,我現在只能顧得上自己,還管得了孩子呀(我現在沒有對象,更沒有孩子)。我想,我以后要孩子前提是,我能夠提供給他一個很好的生活。
其實,并不一定非得在大城市生活,才叫成功,沒有人逼著你成功,你也不一定非得成功,你只需要在自己能力范圍之內,過得舒服就好了。
我也佩服那些在大城市里打拼的年輕人,有著大大的夢想,并堅持著。但我想說,我希望你們能成功,但別硬撐,量力而行,實在不行,就回家吧。